《学记》里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对于老师而言,学然后知不足的,有;学然后知足的,有;厌学而不知足的,也有。对于家长,大概也适用。
有的人,为了生存,辛辛苦苦地学习,考试,终于当了老师。当老师之后呢?才发现学生调皮捣蛋,很难教。每天整的自己心力交瘁,不过几年功夫,被气垮了身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自己“困而不学”,方法不当,违反了教的规律,也违反了学的规律。最终误了学生,害了自己。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没有之一。很多经过系统学习的老师,面对学生,尚且感到能力不足。那么,作为更多的没有经过培训的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能力就绰绰有余了吗?显然不是。通过观察可见,不仅不能说“有余”,说匮乏也不为过。更多的纯洁的孩子,在家长们的嬉笑怒骂中,在日常的吃喝拉撒中被摧残,被埋没。
比如说吃,有的家长追着孩子喂饭,把孩子喂到撑,喂到积食,发烧生病,然后看医生,如此反复。殊不知自己就是摧残孩子的人——打的是“我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医生、幼儿园里的老师或许最有发言权,他们知道有多少孩子因为吃撑了生病,知道有多少孩子不会吃饭,有多少孩子厌食。
教学相长,学是教的基础,教是学的转化。教分为有意识的教和无意识的教。无意识的教大概属于原生态,属于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看家长素质水平的优劣。有意识地教扮演的是老师的角色。既是扮演,就不容易长久,最终还是会“原形毕露”,可能给孩子产生虚假的印象。因此,家长的整体素质,就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土壤如何,看家长“学”后吸收的程度。
一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也没有培育出优秀的孩子,为什么?因为他们太过于优秀,过于专一,别的无暇顾及,不了解教育。
作为家长,生养了孩子,就要承担教育的责任,既要养好,也要教育好。如何做好呢?我想最简单也最不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科学养育的方法,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作为老师,既然选择了教育,就应该尽力把孩子教好,遇到困惑多学习,帮助孩子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共同成长。
作为家长,更不容易,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全方位地陪伴。需要记着一旦教育失败,就是终身的遗憾,不可挽回。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可是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茁壮成长。希望每一位家长、老师都能教好每一个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