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之《胡立根——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文艺课》
【第三课】教学相长:既是教学原则也是学习规律
教学相长,又作“敩学相长”。语出《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论学习与实践性、仿效性学习是两种不可替代的学习方式,两者相互影响,促进学习者心智的发展;也指“教”与“学”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还指还指教师的专业发展既依赖于自身的不断学习,也依赖于自身不断的教育探索与实践。
对“教学相长”,历史上有不同的理解。歧义在于“教”与“学”的主体分别是谁。一种理解是老师“教”,学生“学”;一种理解教师自己的“教”与“学”;还有一种理解是学生仿效的“教”与学习的“学”。这三种理解分别解释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发展的原则以及学习的规律。
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当前大致存在着“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教学相长”五种范型。其中,“少教多学”主要表征为一种批判“多教少学”的有效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主要表征为一种突破“先教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主要表征为一种反驳“以教定学”的教学活动逻辑;“教学合一”主要表征为一种针对“教学分离”的教学协同意识;“教学相长”主要表征为一种超越“教学互损”的教师职业境界。(该论点引用张荣伟《论“教”与“学”的五种关系范型》摘要)
其实,“教学相长”的原意。可能更侧重于揭示学习规律。在《兑命》原文有一句“敩学半”,其中的“敩”有“xiào”和“xué”两个读音。读“xiào”,是效法、学习的意思;读“xué”,就是今天“学”的意思,《说文解字》说篆书将“敩”简写作“学”。后来“敩”又通“教”。这样,“敩”字就有了三重意思:一是“效法”,二是“学习”,三是“教”。然而,纵观历史,“教学相长”应当是更偏向于“学习与仿效相互促进”的这种理解。
其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教学相长”这一教学理念已经有了丰富的含义,至少具有了三重价值:一是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学习原则:学习者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性、仿效性学习是两种不可替代的学习方式,两者相互影响,促进学习者心智的发展。二是揭示了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原则:教与学应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三是揭示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原则:教师的专业发展既依赖于自身的不断学习,也依赖于自身不断的教育探索与实践,良师必须是学者,学者也应是良师。
这里可能有经典误读的情况,但是这种误读,应该是美丽的误读。从文化的发展来说,经典的误读其实也是有价值的。正是这种误读,丰富了经典的含义,丰富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宝库。或者也不叫误读,而是体现了一种经典的思想载体的功能。正如宋代陆九渊所说:“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为什么历史越发展,经典的内涵越丰富。甚至远远超出其原始含义?原因就在于经典是具有极强负载功能的思想载体,它能让不同时代的相关智慧搭上顺风车!
2022年4月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