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695篇|《说文》笔记(十三)

第695篇|《说文》笔记(十三)

作者: 不犹斋 | 来源:发表于2022-10-25 19:34 被阅读0次

✪/《说文》笔记(十三)

1.屈膝下跪是至为隆重的服拜之礼。“男儿膝下有黄金”,所以跪拜之礼是不大轻易使用的,唯天地君亲可当之。然而跪拜之礼从古代演化而来应该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古人都是席地而坐,所谓坐,是“两膝着地,以尻着踵而稍安者”也;如果需要恭敬以待,就需要直起身子来,“伸腰及股而势危”;如果在要增加恭敬的程度,就自然地前倾“以头着地”完成“拜”之礼节。所以跪拜之礼是古代人“坐”着施礼很自然的动作。跪而拜之,方为完礼;有的人跪在那里,直挺着身子并不下拜,就不能叫跪,而叫“跽”。

【疋部3】【品部2】

2.品,众庶也。三人为众,三口也是多的会意,今之“品类”,自然也是需要有比较多方为品类。

【龠部3】

3.龠这个字我差点没有打出来,因为印象中好像应当读he,其实读yue。它本是乐器中编竹而成的管乐,多孔,所以从品,从侖会意。品是说它多孔,而侖是说它乐曲有条理的意思。龠在乐曲演奏中,是用来调谐众乐的主乐器,所以加了“禾”的声部,就是调和的“和”字;而加个“皆”又是和谐的“谐”字。《虞书》:“八音克龤”,八音者,“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也。

【册部3】

4.册是用来书写符信教命的,所以“诸侯嗣国”的“嗣”从册从口。而“扁”是题署门户的册文,现在的用义可能也是被借用了。

【㗊部2】【舌部2】【干部1】【只部1】【冏部2】

5.商训“从外之内”,颇有现在“商人”的意思。上边的“六”部是章省声。

【句部4】

6.句训曲也,弯曲的意思。所以所谓“句读”起步就是如今“圈阅”的意思吗?“拘、笱、钩”不管是用手直接圈起来,还是竹笼子、铁钩子都是会意字。

【丩部2】【古部2】

7.古,从十口会意,表示众口相传,那就是久远的年代,因为古代只能靠众口相传言语和故事才能留存记述。

【十部5】【卅部2】

8.十是数字已经完备的标志,由“一”和“丨”组成象形,一表东西,丨表南北,东西南北中都完备了,这个意思。

【言部111】

9.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直接讲说是为言,议论辩驳叫做语。对语则为谈。

10.诺,应也。说文训诺以应,应答的声音,这也许就是古装电视剧上“诺”声连篇的由来吧?

2022-10-19

相关文章

  • 第695篇|《说文》笔记(十三)

    ✪/《说文》笔记(十三) 1.屈膝下跪是至为隆重的服拜之礼。“男儿膝下有黄金”,所以跪拜之礼是不大轻易使用的,唯天...

  • 第681篇|《说文》笔记(四)

    ✪/《说文》笔记(四) 【玨部2】【气部2】 1.“瑞”是古代用作凭信的玉,“班”则是“分瑞玉也”。 【士部2】 ...

  • 第682篇|《说文》笔记(五)

    ✪/《说文》笔记(五) 1.“菁”原来就是韭花,好惊奇!诗曰:“菁菁者莪,乐育材也。所以“菁菁”一词经常被用来赞美...

  • 第683篇|《说文》笔记(六)

    ✪/《说文》笔记(六) 1.“萌”是草之芽,古以牙为芽,后起增偏旁。“芽”,萌芽也,同义复合,《礼记》:“句者毕出...

  • 第684篇|《说文》笔记(七)

    ✪/《说文》笔记(七) 1.“荼,苦荼也。”但是徐灏《段注笺》里说,《尔雅》荼有三物,其一“苦荼”,其二蔈荂荼,其...

  • 第685篇|《说文》笔记(八)

    ✪/《说文》笔记(八) 【小部2】 1.物之微曰“小”,从八,中间一个丨表示分解,故小;“少”则是个形声字,丿是声...

  • 第689篇|《说文》笔记(九)

    ✪/《说文》笔记(九) 【口部101】 1.咳,是小儿笑的样子。所以小儿亦称作孩。后世称小儿为孩,而咳借坐“欬”即...

  • 第690篇|《说文》笔记(十)

    ✪/《说文》笔记(十) 1.还是主要记述一些有关诗经的句子吧,诗经毕竟是与音乐有关的,口部表声的字是个难点。 2....

  • 第691篇|《说文》笔记(十一)

    ✪/《说文》笔记(十一) 【凵部1】 【吅部1】 1.这两个部都没有部属,“凵”是个象形字,张口也;“吅”是个会意...

  • 第692篇|《说文》笔记(十二)

    ✪/《说文》笔记(十二) 【辵部79】 1.辵部除了有几个常用字,别无可记。辵本身从彳从止,且行且止,乍行乍止,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695篇|《说文》笔记(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ge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