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把孤独划分成一个等级的话,不用怀疑,这篇文章的标题的两个词语连接一起,那应该就算满格了:孤独死。
前几年有看过一本书,说日本的社会,有人在租来的房间生活内,当有人再次见到他时,而是寻着气味找到那间屋子,旁人才惊愕地发现他已经腐烂了。
当时在看了那本书后,在很长的时间里,内心都戚戚然地感叹到:临了,那该不会也是我将来要去面对的结局吧?!
这么多年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孤独也是唯恐而避之不及的。到现在也算是多少适应了一人的生活了,但若是要说到是不是彻底适应了孤独的话,那就可能还有些为时过早了。
假设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也算是一种孤独存在。那即可显示出,我们自认为很强的生存能力,只是在有了完备的社会制度下,人和人的合作达到了一定信任度之后,才有了当下的自如行动。而这一切,全都是要许多前提条件的。
死亡在很多老一辈人的心里,依然还是有多禁忌。然而,处在人生临近终点的时期,老人更要面对多余常人的孤独,以及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关于这样的话题,一时半刻是还不可能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然而,对于一个人要怎样离世,才算是有尊严的。又或是怎样才能让人少一点惧怕?这个问题的答案,绝非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同样这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回答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