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偷走了我们的自制力?

作者: 大卤砸 | 来源:发表于2016-07-18 22:45 被阅读60次

    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比如变得更苗条、比如想要八块腹肌、又比如提升自我、升职加薪。但是很多时候,在接近目标的行为和远离目标的行为之间,我们却常常选择了远离目标的做法。想减肥,却在聚餐和健身之间选择了聚餐;想更好地提升自己,却在玩游戏和看书之间,选择了玩游戏。

    我们当然知道想减肥应该去健身,想提升自己应该好好看书,但是却经常无法组织自己去做那些远离目标的事。就像《闻香识女人》中的台词说的那样:“我知道哪条路都能通向正道,但是我从不尝试,为什么?因为,走正道他妈的太难。”

    为什么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此困难,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自制力?读了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我从中发现了偷走我们自制力的几大盗贼,也在书中发现了一些提升自制力的方法和技巧。

    盗贼一:道德许可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贝努瓦·莫林和戴尔·泰勒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先准备了两组命题,第一组命题有着极端的性别歧视:“大多数女人真的不聪明”和“大多数女人更适合呆在家里看孩子,而不是出来工作”。第二组命题则显得更加中立和温和一点:“有些女人真的不聪明”和“有些女人更适合在家里看孩子。”然后他们把同意第一组命题的人和同意第二组命题的人放在一起,要他们参加一个模拟招聘,行业是建筑业和金融业等男性主导的行业。

    最后的结果出乎意料,相比于同意第一组命题的人来说,之前显得更加客观中立的,同意第二组命题的人,却在招聘过程中更倾向于男性来担任这个职务,表现出了更强的性别歧视。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之前他们反对性别歧视让自己感觉良好,并为自己在后面的性别歧视开了绿灯,并把这种效应称为“道德许可效应”。

    其实在自制力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有的人在锻炼的时候反而变胖了,那是因为他们通过锻炼消耗了一部分卡路里,并因此在饮食的过程中觉得自己可以多吃一点,最后的结果是摄入的卡路里比锻炼消耗的还要多。

    盗贼二:奖励的承诺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奖励系统,当大脑发现获得奖励的机会时,他就释放出多巴胺。但是多巴胺本身并不能让人感受到获得奖励时的快乐,它能做的促使人们期待得到奖励,并重复获得奖励的做法。换句话说,巴多按只提供奖励的承诺,我们很多时候却把他直接当成了奖励,并不断重复着可能获得奖励的做法,最后感觉越来越空虚。

    拿我们常常做的刷朋友圈的做法来说,比如我们偶尔刷到一条好玩的消息,心情大好,促发了我们的奖励系统。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可能很久没有刷到能让人捧腹大笑的消息了,但是我们却被奖励的承诺所控制,依旧不停地刷着朋友圈。

    不光刷朋友圈,网游中的各种抽奖、爆装备、强化等系统,都是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奖励的承诺。

    盗贼三:那又如何

    有些第一天晚上宿醉的酗酒者,会感到罪恶和羞愧,然后为了驱除罪恶感,第二天晚上喝了更多的酒。

    有些节食的人失误会因为多吃了一块蛋糕而情绪低落,感觉自己的节食计划落空了。但是之后的做法却不是将损失降到最低,而是吃下更多的东西来抚慰自己的情绪。

    这种放纵、后悔到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被饮食研究人员珍妮特·波立维和皮特·赫尔曼称为“那又如何”效应。一旦陷入“那又如何”效应,似乎除了继续做下去,就没有别的出路了。

    我们找出偷走自制力的盗贼之后,我们就可以分点击破,把我们的自制力夺回来。

    一、牢记理由,取消许可。

    不要把支持目标实现的行为,认为是目标本身。不要因为做了一件和目标一样的事情,就忘了自己实际的目标是什么。比如,锻炼完想多吃点东西的时候,多想想自己为什么要锻炼。在自己刚刚攒下一笔钱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己为什么攒钱。

    二、测试奖励的承诺

    找一个常常让你放纵自己的诱惑因素,测试一下奖励的承诺。你之所以会受到诱惑,是因为大脑告诉你,你会很快乐。

    我们最常见的选择是刷朋友圈、玩游戏等浪费时间的事情。关注自己放纵的过程,完整地体验这种奖励的承诺给我们带来的感觉。

    但我们经历和体验了整个过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并不需要自己想象中那么多的东西。甚至发现这种体验完全无法让我们满足。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奖励的承诺和实际体验之间的差别,从而让我们对曾经无法控制的事有更强的自控力。

    三、循序渐进,自我谅解

    “那又如何”效应其实我们都非常熟悉,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破罐子破摔。最根本的原因使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定的过高导致自己无法完成,在无法完成的时候批评自己、情绪低落、放纵自我,从而陷入了“那又如何”效应的泥潭。

    我们大多数的直觉都是自我批评是自控的基础,自我同情导致自我放纵。但实际上增强责任感和自控力的不是罪恶感,而是自我谅解。因为自我谅解能消除人们想到失败时的羞愧和痛苦,帮助人们走出失落。而“那又如何”效应是要摆脱失败后的低落情绪。所以,你最紧迫的目标是安抚这种感觉,而不是吸取教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谁偷走了我们的自制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km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