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翰林?小编搜索了一下,说:为朝廷撰拟文书的官。它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
唐玄宗设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机要秘书,曾为内相。明清设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起居,草拟制诰。其长官以大臣充任,称“掌院学士”。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自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全国110次科举考试中,黔人共出了多少个翰林呢?据邢端著《清代黔人馆选题名》记载:“黔人入翰林者共150余人。”
哪"翰林"又是几品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翰林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样,翰林院编修的职务相当于现在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的秘书;官衔则有大有小,最大的可当到主任一级(进入政治局),小的依次相当于司局级、处级或科级。【呵呵,黔人牛逼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