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肄业,他的作品却战胜莫言,力压韩寒

小学肄业,他的作品却战胜莫言,力压韩寒

作者: 非凡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17-08-24 15:06 被阅读14次


小老鼠舒克出生在一个名声非常不好的家庭,从小就背上了小偷的恶名。他不愿自己的人生从此完蛋,于是开着直升飞机到外面闯荡,遇到了开着坦克同样逃离原生家庭的贝塔,志同道合的他们很快成为了朋友,又在后来结实的小男孩皮皮鲁的帮助下,克服众多困难,创立了舒克贝塔航空公司。

这就是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笔下最著名的童话形象,「舒克与贝塔」。

在中国,老鼠的名声很不光彩,人人喊打。而童话大王却赋予了这种动物传奇的一生,用孩子喜欢的视角传递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正能量」,从80年代起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作为儿童刊物《童话大王》的唯一撰稿人,32年一人写一本月刊的世界纪录保持者,2011年郑渊洁的作品《皮皮鲁总动员》与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并列为联合国世界十大图书第四名;2012年战胜当年光环围绕的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力压红极一时的作家韩寒,摘得年度文化类影响力人物排名第一的桂冠;2013年英国首相访华特意单独会见,与其探讨儿童读物问题。

其作品的创造性、影响力、正能量毋庸置疑。2017年,郑渊洁以3000万元人民币的版税收入时隔多年再次登上作家富豪排行榜的榜首,加之在荧屏的活跃度,这位当之无愧的「童话大王」再一次备受瞩目。

而抛开作品,他本人的经历也已是正能量满满的半生。

郑渊洁,1955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父亲郑洪升当时是解放军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的哲学教员。

那个年代,也算高知家庭了,而他却在小学四年级时就被劝退了。

一次上课,郑渊洁把作文题目《早起的鸟有虫吃》改写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惹怒了老师。老师命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上百遍:「郑渊洁是班上最没出息的人」。他心里气愤不服,边说边在课桌底下偷偷拧拉炮,于是就早早的肄业了。

在父亲知道之前,他主动上交了检讨,还将其写成了一篇小说。本来脸色十分难看的父亲却乐出了声,也意外地发现了儿子的文学功底很好。

此后,父亲郑洪升就在家教学。父亲的言传身教,让郑渊洁从小就培养了爱看书、爱写作的习惯,日积月累写作风格日渐明朗。



1977年恰逢中国恢复高考制,郑渊洁原本打算参加高考,却遭到母亲的阻止。母亲告诉他:「别人也考大学,但名额有限,你就别考了,把机会让给别人。任何知识都是可以通过自学完成的。」他后来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放弃了高考。

这可能是中国唯一一位由于非经济原因劝阻孩子考大学的妈妈,郑渊洁把这种教育方式理解为「独木桥教育」,即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可能你走的路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但并不意味着你的选择就是错的。

放弃高考的那年,郑渊洁正式开启了文学之路,创造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等多个儿童文学形象。

1984年,他被媒体冠以「童话大王」的称号,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出版一本只刊登他一个人作品的杂志。

他向主编表达了自己的构想,但当即遭到否定。 历时一年才克服诸多困难得到了月刊《童话大王》出版的许可,中篇童话《牛魔王新传》第一期也于1985年5月10日正式出刊。

新鲜事物的产生总会遭到众多的质疑与嘲讽,而一心投总入有回报。到了1988年,《童话大王》月刊印刷数就突破了100万册,再次证明了创办的正确性。

郑渊洁的童话通俗易懂,内涵却十分深刻,不仅批判社会存在的怪现象,对教育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连成年人也被吸引,其童话更被誉为「适合全家人的阅读」。

后来的作品里开始出现了一些成人化童话,对社会畸形现象的批判也越来越尖锐。2001年,郑渊洁被某电视台指责他的童话有少儿不宜的嫌疑,所以大陆版《童话大王》在2002年1月到2004年7月期间都没再连载他的新作,改为刊登旧作。

直至2005年《童话大王》创刊20周年,另一本刊登他新作的连环画册杂志《皮皮鲁》横空出世,一时间引得社会各界关注,好评如潮。

到了今天,《童话大王》创刊32年,累计印刷2亿多册,影响了中国三代孩子。他走上了母亲嘴里常提及的「独木桥」,虽然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凭借超强的自学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童话大王」。

郑渊洁正能量的人生仍在继续,他以作品弘扬和彰显作家的社会意识、担当精神和责任追求,他的荧屏节目、微博也持续关注、转发、评论有关儿童的话题,包括教育现状、儿童救助、虐童事件等等。

昔日的「童话大王」俨然以知行合一的行动派姿态实现着自己的童话梦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为现实生活中努力进取的「舒克与贝塔」,乐于助人的「皮皮鲁」,我想这也是他区别于很多作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吧。

相关文章

  • 小学肄业,他的作品却战胜莫言,力压韩寒

    小老鼠舒克出生在一个名声非常不好的家庭,从小就背上了小偷的恶名。他不愿自己的人生从此完蛋,于是开着直升飞机到外面闯...

  • 韩寒,三毛,莫言

    韩寒,三毛,莫言,和我,是邻居。交叉着读了南方周末丛书《说吧韩寒》、三毛《我的宝贝》和莫言《会唱歌的墙》,一方面我...

  • 令人意外的《红树林》,走在雅与俗之间的莫言

    近日,初次接触莫言文学作品《红树林》,浅谈几句。自从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他的作品受到极大的关注...

  • 打破常态极限,才能入木三分

    先后读过莫言的几部作品,仔细品味,感觉莫言魔幻现实主义笔法,自有他的语言特色。 比如,莫言《檀香刑》:都说是人活一...

  • 红高粱:粗俗大气,充满活力的民族生命力

    今天来说说莫言的第一部重要的作品——《红高粱》。莫言的《红高粱》是他传播最广的作品,张艺谋的同名电影《红高粱》、周...

  • 《晚熟的人》莫言

    这是一本莫言最近才出版的书,个人觉得质量大不如他出名以前写的那些作品,对于莫言,我看过的作品不多,也就《红高粱》、...

  • 莫言成功的启示

    莫言只是小学毕业,最后却因写作大量文学作品跨入世界文坛,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我想莫言的成功,离不...

  • 晚熟的人

    莫言自称是个晚熟的人,读过他的作品,品味他的言行,叠加在我们共生的年代里,我需要重新认知他。 莫言的文章有一层斑驳...

  • 莫言的10点写作技巧

    莫言的作品读得不多,但照样被他的想象力和才华折服。无意间遇到这本管遵华女士的《跟莫言学写作》,受益很多,做份笔记分...

  • 读《丰乳肥臀》有感

    各位朋友,本篇是个人对于莫言作品的观点,旨在和共同大家讨论。 首先,毋庸置疑的,莫言的作品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肄业,他的作品却战胜莫言,力压韩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le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