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 孩子 : 挑战

作者: 麻麻爸爸 | 来源:发表于2017-08-24 14:51 被阅读42次

    如果说儿童教育类的书籍,我只能选读一本,我会选择《孩子 挑战》这本书,这本书是美国儿童心理学鲁道夫的代表作,2014年首次在中国出版,就受到了国内,儿童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我知道这本书是源于正面管教讲师水滴老师的推荐。

    好书推荐 | 孩子 : 挑战

    这本书颠覆了很多我们在养育孩子方面的认知,建立了教养孩子的新原则,孩子的一切行为背后都有其目的,而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孩子要挑战父母的权威,以赢得关注,或者争得自己在家庭里面的地位。

    而父母就要做好迎接孩子挑战的准备,以下我分享我读完这本书的三点体会:

    1、不经训练的孩子,构成最大的挑战

    要花时间训练孩子,如果你不花时间训练孩子,那么你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唠叨。这指的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孩子的有关技能,既包括基本的生活技能,穿衣服,绑鞋带,吃饭,洗澡,大一点的孩子通过做家务等等。

    这样的一些技能,都是需要花时间训练的,花时间训练孩子的技能,应该成为家庭生活的一个常规内容,如果我们不花时间训练孩子,那么很快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纠正。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构成了父母挑战。比如,孩子之前很少穿绑鞋带的鞋子,但是因为上舞蹈课要穿舞蹈鞋,是需要绑鞋带的,所以每次去到舞蹈教室门口,绑鞋带也成为了一个问题,他自己没办法好好绑好,而上课时间又到了,你帮不帮他绑?

    而如果此前有专门训练他绑鞋带,则这个问题本就不应存在。孩子的每项技能都需要不断重复,直到熟练为止,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这些技能,比如让孩子做家务洗碗晾衣服等,你把步骤告诉孩子,花时间去训练,否则孩子永远都不会去做这些事情。不要因为孩子小,就剥夺了他做家务的机会。

    多大的年龄的孩子才能够帮忙做家务,这不应该是由父母决定的,而应该是由孩子决定的,一旦孩子有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欲望,或者他具备了做这件事情的能力,就应该叫他参与进来。如果父母一旦面对孩子的主动帮忙,对他说,“哎呀不行,你太小了”,这样就剥夺了孩子帮助父母的权利,也许下一次孩子就会说,你以前不需要,凭什么现在要我帮忙?

    以上说的是训练技能,除此以外,孩子需要训练的地方还不仅限于技能。比如,孩子在玩沙沙的时候,孩子很喜欢把沙子扬起来,这种做法我们都知道不对的,容易搞到眼睛。这也需要花时间训练,必须训练孩子在沙池里面玩耍的正确姿势(规矩),并事先与他说明。如果孩子犯了,我们就要求他离开。经过这样的训练过程,孩子就知道在沙池里玩耍的正确姿势。

    不花时间训练孩子,就要花更多时间去迎接孩子的挑战。

    2、如何应对孩子的挑战?寻求合作!

    面对孩子的挑战,要学会赢得合作,所谓赢得合作,就是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不对孩子提不合理要求,而把孩子当朋友,或者当同事,寻求跟孩子的合作。

    父母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我们一起合作,达成所需的目标,而不是,“我要你这样做,你就得这样做,否则就有你好看的。”弟弟尊尊很喜欢在坐车的时候,玩车窗的遥控和车门的开关把手,而每一次,妈妈都会跟他说,这个地方你不能碰,因为会有危险的,你可以玩别的。在重复了几次之后呢,有一次坐车的时候,尊尊有一次把手伸出去,然后又赶紧把小手收回来,自己说道,“不可以摸”。因为他知道这是不能摸的,摸了之后会有危险,妈妈不允许。我们赢得了尊尊的合作,平平安安的坐车到达目的地,而不是在车里面起冲突,或着允许任何危险动作发生。我们并没有恐吓或者命令他不去做这件事情,如果这样就会卷入了权力之争,孩子反而会持续的做这件事情来赢取关注。

    想要赢得孩子合作,也意味着我们要对孩子提出合理恰当的要求。比如当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你打断他,要去做家务,或者帮你去楼下拿个快递,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不合理的要求,因为你事先没有告诉他,他也不知道他有这个责任,而且他也正在看着电视。孩子不是你的仆人,我们对孩子提要求时,要有足够的敏锐和觉察,要能够感知到当时的环境和孩子的状态。

    无论何时,当我们对孩子提要求时,我们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需要获得孩子的帮助,赢得合作,而不是要求他服务或者顺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增进跟孩子的关系,赢得合作。

    3、鼓励孩子独立,避免孩子的挑战。

    让孩子去挑战自我成长,而不是挑战父母。当你跟你的孩子都能够把专注力放在他的个人成长上,你们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权力之争。

    引导孩子把专注力放在他的自我成长,首先就要求避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很显著的例子,就是“妈妈觉得你冷”,比如今天出门之前,妈妈跟孩子说“今天好像有点冷,加件外套吧”。孩子说“不要,我觉得一点也不冷。”妈妈说,“我觉得还是有点冷,你应该穿上,我去帮你拿。”于是妈妈就拿了外套帮孩子穿上了。

    这个例子中的妈妈就是在给孩子提供过度保护,这种过度保护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父母应当知道我们做不到一辈子保护孩子,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训练和培养孩子一起去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比如,让他具有自己感知冷暖的能力,自己根据需要穿脱衣服,而不是由他人去代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书推荐 | 孩子 : 挑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ke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