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下面两则信息,你认为哪一个更能博得人们的眼球?
1.狗把一个人给咬了。
2.人把一条狗给咬了。
很明显,第二个胜出。
为什么?
因为人咬狗根本不符合常规逻辑。
如果你是一名记者,选择第一条作为新闻材料的话,那你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因为你满足不了人们的好奇心。
02
奇怪的是,明明人的大脑对逆向逻辑异常兴奋,(就像上面的新闻中,更多人会对人咬狗感兴趣。)可为什么一到自己行动,就常常喜欢按惯例、依靠经验行事呢?
举个例子:你想跳槽,刚好有人介绍了一份工作。
对方说:“这份工作薪酬特别好,有不少人因此发家致富了呢。”
你一听,心想“哇,太好了。”
接着对方又说:“好是好,不过不确定性因素也是存在的,老实说有不少人也赔了钱。”
这时,你的心里在打鼓:天啊,那我还是乖乖地留在这份旱涝保收的工作岗位好了。
可是,过了一阵子,有人对你说他那份工作让他获得了很高的收益。
这时你后悔地认为:早知道当初我去就好了。
然而如果对方又说自己经历了很多挫折,险些倾家荡产。
这时你又开始庆幸当初明智的选择。
这矛盾的人生啊。
习惯的舒适区似乎更能让我们感到安全,而未知的恐惧里危机四伏。
与其临渊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说到底其实是好奇心不够,缺乏尝试的勇气。
可是,小时候的我们可不是这样的。
03
为人父母有一点是感受最深的――孩子小时候特别爱问为什么。
比如,
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是妈妈生的,而不是爸爸?为什么冬天会下雪?为什么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却有那么多星星……
除此之外,孩子还会动用多种感官来认识世界:看到新鲜的东西往嘴里咬一咬,或者用手摸一摸。
对孩子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家长、老师常常感到无力:好烦啊,你怎么那么多问题?很明显,这是在扼杀孩子探索世界的求知欲。
面对这个问题,除了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其实我们可以不用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地回答孩子的每个问题,但是一定要记得保护他们那颗求知的心。
比如,坦诚对他说:嗯,这个问题我也暂时想不出来,不过我们可以一起去查找资料或许可以知道答案。
如果你换了另一种说法:去,去,去。没事别来烦我,我正忙着呢。
如此一来,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04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反观成年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失去了孩子那份童真的好奇。
工作出了差错,不深究原因,一副“没空,我懒得理”的姿态。
人际关系不好,总觉得错在他人而自己却委屈得要死。
或者,事业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就仿佛世界尽在掌握之中,然后停止了向前探索……
成年人的暴戾之气在于一方面缺乏勇气,一方面又过分盲目自大。
05
《魔鬼经济学3》里把像孩子一样的思考方式称之为“魔鬼式思考”。
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为什么大师一生的追求对象是像一个孩子一样画画呢?
因为:
在儿童美术教育里,3到8岁的孩子被称为“大师期”。可是成人却经常把一些意义强加给儿童,“你画的狗怎么少一条腿啊”、“你的头画的太大等等。
但其实,孩子能够不受物体表象的干扰,把物品“内在需要”以一种有感染力的、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
而这恰恰是大多数数成年人不具备的能力。
求知路上,成年人的我们都需要一股孩子气。
就如诗歌中所言: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