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的出现,鸟儿看清了方向,飞出去觅食。睡梦中的虫子,就成了早起鸟儿口中的美食。我们常常把职场中做到凡事提前,及早规划,有良好习惯的人,比喻成“早起的鸟儿”。
在曾国藩的日记中,他的早起的要求是:黎明即起,不沾床。高鸿鹏老师在《财富起点:见识与理性》的讲座中,谈到每日行动计划,也提到了早起。他解释说,人的一生需要一个突破,这个突破不但能给你带来自信,而且是你前进的一个胜利点。因为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很舒适,已经很平淡了每一天工作,生活慢慢就麻木了。如果你想从这种状态走出来,那你的人生就需要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考研、考雅思,赚取30万、出国旅游等等。我们最容易做到的是什么呢? 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当然它是相对最容易做到的,比起来先赚一千万,那肯定是早起要容易一些。那我们就从每一天开始,早起、运动。做不到一周七天早起,三天也可以。比如,早起半小时,运动一小时,记录10分钟。可以按照自己的目标,进行写作、英语、演讲、运动等能力练习,用10分钟记录评估你的行为有没有合理性,有没有质量和效率,有没有成长性?
早起与立志有关。思想决定行为。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就决定了你会做怎样的选择。你是为了实现梦想,持续努力,还是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有时候我们会感叹,为什么他人抓住了机会和价值,自己却没有。人生就是选择结果的累加。做一个理性的人,知道并且能够做到,克服情绪等人性,合理选择自己的行为,做到“趋利避害”,人生结果大不相同。
讲一下我朋友的变化。她是一名设计师。平时工作很忙碌。每到交图时就会熬夜。但在没有交图的日子里,追剧、刷手机,经常在凌晨一两点还在群内发信息。最近,发现她在群内的早起打卡时间变化了。每天早上六点早起冥想,读书打卡也提前到了晚上9、10点钟。我问原因,她说最近是听从了我的建议,决定从早起开始突破自己。除非工作需要,尽量不熬夜。同时还增加了运动步数打卡,自从早起后,觉得心情变舒畅了,也能吃上早餐了。不禁为她的及时止损和理性选择点赞。
早起的保障是前一天早睡,最好确保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满足1.5*n的睡眠节律。早起的时间比较可控,能集中精力。如果前一天睡前再刷手机、追剧,玩游戏,不知不觉中就会推迟睡眠时间,睡不够也醒不来,急匆匆赶去上班,连早饭都顾不上吃,更谈不上早起进行能力训练了。
早起不仅是时间意义上的提前,同时也是思维模式上的提前。为了当下的完美,我们就要提前谋划。比如,早起需要早睡,怎么保证前一晚早睡。晚上时间不够,有没有学会取舍?或是给了自己太多放松的理由?有没有做到双管齐下,把辅导孩子作业看成是锻炼自己社交能力和做事能力的机会,学会让客户(孩子)满意?有时候,我们嫌做计划麻烦,费脑筋,担心想的多了自己就不做了,“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如果任凭情绪操控自己,不精心策划,周密调查,成功率就不会高,也会挫伤我们做事的热情和积极性,浇灭我们心中想要突破和成长的小火苗。
早起体现出的自我管理,为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提供了种种可能性。想一想自己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是否在平均线以上,与人合作时会不会拖后腿,每天的注意力在哪,每天的习惯是否合理、高效、具有成长性?以年为期,列出目标,做好行动计划,用早起可控时间进行刻意练习,人生结果定会不同。
高老师说,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做事情它是有因果关系的,你今天做的事如果是为未来做准备,可能你的未来就轻松一些。如果你现在做的事与未来没有关系,那可能你的未来,它是从零开始,因为你今天没有给它做准备。
你为自己的未来做了哪些准备呢?早起或许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是从早起开始突破的行动计划却广受好评,并被我亲身体验,是个好方法,推荐你一试。
—-//参加高鸿鹏老师第二期《看见财富起点:见识与理性》心得体会之“早起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