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老师曾经教育我们,只要努力就有回报,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那时候的我们觉得很有道理,然后就努力地学,结果考上的同学欣喜若狂,觉得老师说的果然没错,而落榜的人儿则会破口大骂,什么狗屁回报,天杀的努力,屁用没有!
那么回报和努力到底是否可以划等号?
有一种说法是: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假设可以用在这里),一个人的努力和他的回报是相等的,而回报的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用他的观点来说,一个人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不能说他没有获得回报,只不过以一种虚无缥缈的形式存储在了你的人生轨迹中,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你所得到的专注力和知识也是一种回报。
这么想,貌似也对,可总觉的两种形式的回报有所差别。
拿一个普遍的现象—高考来做分析:
问题一:同样是拼搏的三年高中,有的人考上了,有的人没考上,那他们的回报明显不一样啊?
解释:同样是三年,假设他们都在教室里待着,只能说明他们的时间成本是一样的,并不能说明他们所付出是一样的,比如A天天刻苦学习,认真听讲,做笔记,不谈恋爱,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然后对比B只是在教室里发呆,不认真听讲,同样的成本,获得的回报自然不一样。
问题二:那如果两个同样刻苦的人,一个考上了,一个没考上,怎么解释?
解释:假设高考是一场赛跑,先跑到终点的就会赢得胜利,A和B都在努力的向前奔跑,结果A跑到了终点,获得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但是B没有跑到,他只获得了精神的回报,原因?因为在跑的过程中,B偏离了跑道。偏离跑道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努力错了方向,换那句话说,A找到了一种更加便捷的途径去学习,而B没找到甚至找错了方向。
问题三:那为什么A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而B只能在苦海中苦苦挣扎?
解释:人在某个阶段做出的行为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基于前一个时间段他所受到的影响(比如教育、经历),这可以称为因,你现在能达到的某种高度,或者说能否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都是因的果。
问题四:如果A和B都很努力,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但由于A在临考时,突有一些病症,导致其没有考上,B正常发挥而考上,又如何解释?
解释:一部分可以用因的果解释,假设A平时不注意休息,一味地注重学习成绩,进而导致高考前失利,便是自己种的因的果!还有一部分只能用劫数来解释,比如有的人平时好好的,一到高考,疾病或者车祸等突发事件接踵而至,这便是他的劫数。
前两个问题还可以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解释,到了后面两个问题,解释的似乎有些偏向玄学,但貌似现在也只能用这个方式去解释。
通过四问四答,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在没有意外情况下,正常的努力和回报是可以划等号的,即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要加入一些非人为因素的话,这个等号就会变成大于或者小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