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开见佛——解脱和尚

心开见佛——解脱和尚

作者: 潇清妩玉 | 来源:发表于2024-03-07 08:18 被阅读0次

隋朝时候,有一位解脱和尚,是代州邢姓人家的子弟,孩提时代就出了家,在五台山昭果寺披剃,受了具足戒,又在抱腹山志昭禅师那儿学禅。

志昭禅师非常的器重他,对他另眼看待。有一天志昭禅师向大众宣布说:“你们听着:解脱对禅学领悟不是你们能及得上的,所以往后劳动性的工作就由你们去做,不必劳动他了。”意思是让解脱和尚有更多的时间参禅打坐,以免寺里的琐务使他分心。

过了一段时间,解脱和尚回到原先剃度的昭果寺,白天诵读大乘经典,到了晚上就禅定观想,他曾经在五台山的东台山脚下,见到一位草衣比丘在大石头上跏趺而坐,法相十分庄严。他就向前顶礼说:“我想求见文殊菩萨,乞请您指示,文殊菩萨在那儿呢?”

比丘就指着金色莲华,解脱和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才一会儿,比丘却失去了踪影。解脱和尚心里明白这位比丘必非常人,就在这大石头边哀慕恳切地顶礼,日夜不息,精勤自励。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比丘再度在东台山脚下现了身,于圆光中现出了半边的身影,对他说道:“要知道解脱之道,全在自己,求自己就好了,何必求他人呢?”说完这些话就不见了。

于是解脱和尚顿时平息了狂妄的杂念,深深契入了无生法忍的境界,得到甚深法喜,实时发愿说道:“我得此法,不应独善自身,愿与世上一切有情众生,共享此微妙大法。”

发愿毕身入三昧定中,诸佛为他现形说偈:“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汝能开晓此法眼,我等诸佛皆随喜。”

解脱和尚就问:“寂灭之法,本来是微妙不可说的,假如可说的话,我能不能将此法教给有缘之人?”

诸佛回答他:“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究真法性,一切无所见。”

代州的州牧(官职)请解脱和尚前往代州传戒,传戒完毕在归途中已是傍晚时分,解脱和尚心中忖度着在这荒郊野外实在没有办法烧香供养诸佛菩萨,觉得很惭愧。

忽然听到空中传来了声音说:“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云布。诸佛闻此香,时复来相度;汝今勤精进,终不相疑悟。”从此德云弥布,法泽普沾,凡是参禅悟玄的人,没有不向解脱和尚请益就教的。

解脱和尚度化众生,达五十余年之久,盛名无远弗届。可是后来却失去了他的行踪……

相关文章

  • 心开见佛

    昨天读了一篇文章:“你就是唯一值得你爱和原谅的人”。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和感悟到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佛。在此想与大家...

  • 华严宗祖庭杂谈善用四无量心对治烦恼

    如果学佛者在生活中解行并进,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解脱生死烦恼,降服其心最为根本。降服其心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降服...

  • 茶开见佛,佛见吾心

    外公独爱龙井,而甚少喝绿茶的我,红茶喝至无味,青茶喝至无。佳茗不可多得之下,所幸罐里还有家人送的龙井。 宅静的午后...

  • (一)佛经

    何曾三世,积德报三障 也该是,明心见本性 净心见自性,解脱知见慧 诸如般,戒慧定慧解脱慧 佛曰:起念即妄,涂生烦恼...

  • 甚深妙法,难入“凡”眼

    凡夫遇佛,趾高气昂! 佛见凡夫,告汝解脱! 凡夫不听,耳闻靡靡! 见机不合,速垂手迎! 凡夫见之,离佛向下! 佛劝...

  • 解脱

    学佛能使解脱,学佛之人自然解脱,因无所求而解脱。学佛不能解脱,学佛之人不得解脱,为求解脱而不得。前者主动,后者被动...

  • 开佛知见

    开佛知见 诸佛世尊一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外迷著相内迷著空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开佛知见

  • 见佛:心见、眼见

    “料简见佛益”问答 问:今时道俗,虽作此愿,谁有念念见诸佛者? 这个问的来由,是因为第二科“举归僧,愿见佛益”,愿...

  • 笑佛

    佛高万丈终是形 寸心之间见佛性 去年今日佛笑我 今年此时我笑佛 我已解脱得自在 你还在此度婆娑

  • 【精华问答】学佛多年解脱受用不明显,怎么办?

    禅通居士编语:本期问题:学佛很多年,佛法的正知见基本确立,但解脱受用不明显。大家认为正知见和解脱是直线关系吗?正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开见佛——解脱和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mt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