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小结]《异类》(二)

[阅读小结]《异类》(二)

作者: 401 | 来源:发表于2020-02-16 17:20 被阅读0次

阅读小结系列是阅读完后一本书后的总结

小结的目的是总结原书内容、主题和思想,加深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

此文为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异类》的阅读小结

《异类》阅读小结好像写的太长了,以后要总结的更精煅一些

书籍信息

书名:《异类》
作者简介:[英]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1963.9.3 生),英裔加拿大人,身兼记者、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

2020-02-16-0-bookshot-1.jpeg

3. 天才之忧(上)

作者在本章主要提及了两个例子。

  • 因美国智力竞猜节目“以一敌百”而成名的克里斯托弗.兰根。兰根拥有超常智力,智商检测高达 195,10 岁开始博览物理学理论著作,16 岁开始自学《数学原理》,在校期间可以在完全不上课的情况下拿高分......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直到参加智力节目兰根才被全美国知晓,在这之前却默默无闻或者说一事无成。

  • 天才少年特曼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刘易斯.特曼在上个世纪做了一个关于智商的著名实验,从当时的 25 万中小学生中挑出 1470 智商测验最高的少年天才们,并长期跟踪研究他们的发展。结果是这些被寄予极高期望的特曼人中很少有取得较大成功的人士,无论收入还是成就都只能算中等。讽刺的是,当时参加过测验但没有通过的两位小学生后来成为诺贝尔得主——威廉.肖克利和路易斯.阿尔瓦雷斯。

笔者:25 万这个抽样数字其实有点小。另外硅谷八叛徒的威廉.肖克利原来还有这段故事啊。

4. 天才之忧(下)

作者在本章对比了两个例子,其一是上一章提及的克里斯托弗.兰根,另一个则是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 兰根虽是少年天才,但童年家庭不幸,母亲多次离异,继父又常年酗酒且有家暴倾向,加上家境贫寒,导致兰根没能正常完成学业,实际兰根的学生生涯过得很不愉快,兰根对高等教育体系也抱有很大的抵触。由于学历和文凭上的缺失导致兰根无处施展他的才能。

  • 奥本海默是人类第一颗原子弹项目“曼哈顿计划”的带头人,被誉为原子弹之父。他与兰根一样是一名少年天才,但与兰根不同的时,奥本海默在处理学校、人际等社会关系时拥有更高的“实践智力”。即拥有更高的情商,这使得他拥有与兰根截然不同的命运。

作者之后探讨了两人在情商或者说社会实践智力上的差异的原因是两人的家庭教育和所处社会环境。在本章的最后,作者总结了天才少年特曼人计划最终的结论,其中原生家庭条件更好的特曼人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因为这些人的家庭往往更多的培养他们的权利意识、交际能力,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和获取相应的社会经验。

5. 乔.弗洛姆的三个启示

乔.弗洛姆是世界顶级法律事务所-美国世达事务所的创始人之一。弗洛姆是一名犹太人,他生活在一个犹太人备受歧视的年代,而且恰逢经济大萧条,他的父母又是贫困的服装工人。这一切都仿佛证明弗洛姆的成功是靠纯粹的个人才华、天赋和努力。但深入弗洛姆颇具迷惑的背景,还是能发现时代所给予他的机遇。

  • 启示一、身为犹太人之幸。

    20 世纪 50 年代,犹太人的出身无法进入美国上流社会,也无法进入主流老派法律事务所。弗洛姆这样的犹太人通常只能去一些刚刚成立的二流事务所。而主流老派事务所的“贵族”气息使得他们对所接工作有严格界定。其中公司间的恶意收购和诉讼便是这些事务所不愿意接的项目。那么这些项目自然就由弗洛姆这样的人接手,弗洛姆也因此慢慢在这个领域磨炼。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对诉讼的厌恶情绪日渐式微,联邦管制开始放松,企业借贷变得容易,市场趋向国际化,这一切都导致了公司收购案件规模极具增加,公司收购和诉讼转变成所有事务所都愿意甚至迫切接的项目。而此时谁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呢?当时势转变,当时代抛出这些机遇时,弗洛姆过往的劣势成为了他日后成功的关键。

  • 启示二、生育潮低谷之幸。

    作者又引入了父辈莫里斯失败而他的儿子莫克却取得巨大成功的案例。结合他们的时代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1939 年 ~ 1945 年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11 年以前出生的人将在原本最具希望的年龄碰上这两个时代洪流,案例中的莫里斯便是 1902 年出生。

    而莫里斯的儿子莫克则出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处在生育潮低谷之时,这一年代出生的人在日后的成长阶段将以更低的竞争力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到了他们步入社会,由于社会处在高速恢复的阶段,他们又将得到大量的工作机会。时代的机遇使得莫克轻易取得原本莫里斯奋斗一生都未能取得的成就。

  • 启示三、服装厂与有意义的工作

    时间回到 1889 年,来自波兰的波吉尼特夫妇移民美国。在美国他们买过鱼罐、毛巾、桌布,也买过笔记本、袜子,最后他们发现了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即便是穷人也不会自己做服装而是选择到商店购买,而在他们的家乡人人几乎都是自己在家编织衣物或到周边的裁缝店做。他们终于找到自己擅长且拥有巨大的市场的领域——服装。

    与波吉尼特夫妇类似,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有大量的犹太移民到了美国后凭借服装、杂货、钟表等手艺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创造了个人财富。犹太移民在最恰当的时间,带着最好的技术去到了纽约。1982 年社会学研究生路易斯.法卡斯对纽约地区进行调研,发现医生、律师、心理学家等职业人群中的父辈或上上辈正是那些原先的服装店、小杂货店,这些人成功或体面的背后离不开时代的机遇。

未汪

相关文章

  • [阅读小结]《异类》(二)

    阅读小结系列是阅读完后一本书后的总结小结的目的是总结原书内容、主题和思想,加深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此文为马尔科姆.格...

  • [阅读小结]《异类》(三)

    阅读小结系列是阅读完后一本书后的总结小结的目的是总结原书内容、主题和思想,加深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此文为马尔科姆.格...

  • [阅读小结]《异类》(一)

    阅读小结系列是阅读完后一本书后的总结小结的目的是总结原书内容、主题和思想,加深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此文为马尔科姆.格...

  • 阅读《异类》笔记二

    1、 游牧民族由于一直生活在牲口被偷,整个生活被摧毁的恐惧之下,养成了好斗的性情: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明自己不...

  • 【文魁大脑读书会】罗婷予 52/60《异类》

    【文魁大脑读书会】罗婷予 52/60《异类》 阅读书本:《异类》 阅读时间:2015-12-4 14:00-16:...

  • 异类笔记1

    好异类得棒棒糖,甜蜜欢欣。阅读笔记得一抹亮色。 第一,异类的形成跟个人的天赋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优势积累;第二,看不...

  • 生命真谛(是生命而非物品)

    我为异类唱赞歌 因为异类是独一无二的 我为异类写诗歌 因为异类是新世界的孩子 我为异类建房子 因为异类是明天的开辟...

  • #阅读#《异类》1

    1.马太效应 凡事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个性作用并非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成...

  • 2020年2月22日 二月第三周总结

    时间:2月16—22日。 一、阅读:每天能够完成任务。阅读方面做有小结。 二、运动: 咕咚跑步 6.36+11.0...

  • iOS实录16:GCD使用小结(二)

    iOS实录16:GCD使用小结(二) iOS实录16:GCD使用小结(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小结]《异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po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