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1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青年的朋友中有一位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的男子。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要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份工作。他“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但是,他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这应该是一种神经症。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
原因论: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
解释:也许是因为与父母关系不和或者是由于在学校或职场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灵创伤,抑或是因为太过娇生惯养了等等导致他不出门。(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末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从而根本无法改变。)
目的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赋予过去经历以相应的的意义。
解释:青年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具体他把恐惧情绪与什么经历关联我们不得而知,值得注意的是,闭居者常有一个心理就是,出门之后自己就变得不特殊,成了平凡的大多数,从了失去了想要的重视,所以为达到被重视的目的而选择不出门。
(我们经常面对某些事,想做的原因可以找很多,不想做的原因也能找很多,就比如买买买,买之前总想象自己拥有某物品之后生活会变得更精彩,然而并没有,找很多原因只是让我们心理上感到理所当然一些。)
2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假设你因感冒、发高烧而去看医生。如果医生只就引起感冒的原因告诉你说“你之所以会感冒是因为昨天出门的时候穿得太薄”,你对这样的话会满意吗?不会满意,你觉得自己想要感冒好起来,至于原因是什么不重要。
“原因论”把心理创伤归因于过去的事情”,继而得到相应的安慰“所以错不在你”
“目的论”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痛苦刺激)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就像人们在伤心的时候脑子中出现的都是过去伤痛的经历,会越想越伤心,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命苦。但是相应的经历不光只有痛苦的意义,只是此时我们只赋予它痛苦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