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段话,乍一看比较难理解,似乎与常识和一般的做法背道而驰。但这一句话充分体现了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也体现了他不同于常人般的洞察力和处世之道。当人们都习惯于既定的做法,觉得理所当然时,他能从中找出不一样的反面,比如尚贤、物以稀为贵、欲望,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老子眼里是隐藏着对社会的巨大破坏力的。老子以逆向思维,得出的结论又常常使人信服。当然我们说什么事情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其关键点就在于把握一个度,极端的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比如尚贤,从对社会的整体利益来讲,我们需要引导人民尚贤,形成一种人人崇尚贤能,争当贤能的氛围,继而形成贤者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但是这需要一整套精巧的制度设计,防止被宵小之徒利用,走向反面,特别是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我们提倡什么,必然要给提倡的事物身上加上实在的利益,以提高吸引力。这个时候就要防止社会出现过热的情况,过度的追捧,社会就会出现一些追逐名利的人,千方百计进入到这个圈子里,比如论文热、头衔热、职称热,人们把大量精力用在追求外在的头衔,而不是去踏实做事,所以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好的制度走偏。
那么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下,我们该如何治理民众呢?老子提出了著名的反智力的主张。这就是用物质去麻痹民众思想,沉迷于物质的享受中,消磨掉意志,所以要虚其心,让他们心里装不下事,只知道快快乐乐的享受,永远对外面的事情漠不关心。实其腹,就是要让民众吃得饱,让他们有足够的物质保障,因为穷则思变,富则思稳。普通的老百姓的目标很简单,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居有其屋、医有所保、学有所教、食可饱肚,只要满足了这些要求,谁掌权对他们来说没那么重要,换句话说,谁提供了这些条件,他们就会用脚投票,支持谁,跟谁走。弱其志,强其骨,消磨掉意志,强壮他的身躯,简单地说就是使百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利用它的身体去做事,防止他有太多的想法,不利于控制,这就好比动物园里的养动物,给你吃的住的,但是消磨掉你的意志,变成行尸走肉,把动物的野性驯化掉。常使民无知无欲,就是典型的愚民政策,秦始皇焚书坑儒是这种思想的极端体现。使夫知者不敢为,使那些有智慧的、有思想、有主见,不人云亦云,不附和当权者的“别有用心”的奇者不敢乱动。
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是本段的点睛之笔。没有这句,用现在的观点看,你可能觉得老子真是一个十足的坏蛋,想出这么损的主张,如果照他的说法行事,那我们这些普通的升斗小民就永远如猪样一半,如行尸走肉一般。但是这一句一出来,我们在回过头去看他的主张,就说的通了。老子希望我们不要有太多主意,其本质上是要我们遵从道的原则行事,不要做太多,无为就好。老子真正反对的是,不遵从道的原则,任凭自己的理解去乱作为,这样会把天下弄的乱糟糟的。老子理想的国度,就是有一个遵从道的原则行事的圣人,带领或者指挥一群没有主见,没有思想、毫无意志,只有强壮的体魄的百姓去做事,这样才能达到天下大治。这里的百姓就好似奴隶一般,这就与柏拉图的哲学王的主张不谋而合。大概是他们都看到了民众身上的劣根性,并且认为很难改进,这与孔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的主张明显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