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崔律阅读营·Day71-11.2日志】
这是2019年7月2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整理术 《断舍离》11.2 舍” 的学习日志。
1.【收获】我今日的收获:
1.1【回顾部分收获】
①@A Monster仔细读了一遍,再次遇见子弹笔记术。 【】总结关联词,让段落重点突出;开头部分使用governing,条理化好棒;
②@木门 对比了《怦然心动》和《断舍离》两本书
从看待物品方面:《断舍离》认为减少物品才能幸福;《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认为找到心动的物品才能幸福;
追求状态方面:《断舍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怦然心动》是过令自己心动的生活
收拾标准方面:《断舍离》是判断与当下我的关系;《怦然心动》是判断是否心动。
《断舍离》更偏理性,主要目的是减少物品;《怦然心动》更偏感性,主要是留下令自己心动的物品。理性+感性,二者结合使用有时效果会更好
这跟今天的学习的舍部分关于断舍离和整理收纳区别有相通之处。
③翻翻 思考不是一问一答,而是从如何思考来进行,不错的角度,我想到对于孩子的提问,或者这个方法是一个不错的引导。
1.2【舍的三个点】
①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
这是为了区别把物品当做主角,比如,我们会有这样的念头“这个物品扔了很可惜,把这个物品还是留下来吧。”当我们这样想时候,要注意啦,告诉自己我们才是断舍离的主角。
②通过物品看自己。
断舍离的过程中,我们把主角当做自己,达到东西和当下的自己相称,这要求我们首先得了解我们自己。
通过物品的不断筛选,也是不断呈现当下的我。所以通过物品能看到自己。
【是否有配不上】
栗子1,麦森杯子和赠品杯子,如果把麦森杯子放起来只用赠品杯子,可能有我们配不上麦森杯子的意思。
【是否有自我贬低】
栗子2,扔掉不锈钢的餐具,保留一次性的是儿子,把好东西扔掉而把廉价的东西留下来,可能有自我贬低的意思。
③改变物品而改变自我。
物品反应自我形象。通过改变物品来改变自我,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将减分法变成加分法。
1.3【今日整理术的语录】
先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到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上,之后就能看到通过物品锁投射出的自我形象,接下来,通过改变使用的物品而改变自我。
2.【反思】我过去的做法:
整理收纳的时候,基本都是按照物品的重要性来思考的,比如还留着去黄山旅游时买的工艺品、大学时参加社团的胸牌,工艺品没扔觉得扔了挺可惜,想以后有空的地方摆出来,胸牌想着满满是回忆,扪心自问这些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似乎没有多大关系。
3.【实践】我对今日课的实践:
发现舍需要勇气,给自己一些缓冲的时间,今天收拾了一下办公桌,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做了舍。
发现通过舍来了解到自己也是不错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