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因为懂得“回”字的四种写法而沾沾自喜,把这个当学问四处炫耀。有时,我们也与孔乙己无高下之分,以为死记硬背了一些知识就有了文化,以为考个高分就一劳永逸,却不知读书的意义,在于开茅塞、得新知,在于提升认知。《平凡的世界》里有一句话:一个人一生中总有个觉悟时期,而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命运。而读书的过程,就是觉醒自己的过程。当你真正把书读透,对世界的见解自然也会比别人深刻。认知的高度,就是你人生的高度,当你认知跟不上,财富自然也守不住。书中有破局之法、处世之道,我们把书读透,自会踏出一片坦途。罗翔曾说: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孔乙己文学”中弥漫的悲哀,大抵也是源于此。你曾寒窗苦读,以为是天之骄子,有时却沦落到一文不值。揣着一纸文凭,以为是金字招牌,可工作的苦无处安放,生活的难接踵而至,入眼皆是不如意。似乎,读的书越多,心中的苦越浓。法国诗人勒内·夏尔说过: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他也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前者因书咀嚼到苦涩,后者因书获得力量。“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
如果只是寄希望于读书换来名利,一旦事与愿违,人必然深陷痛苦中。读书的意义,是在心中建立一个坚实的壁垒,用来驱赶迷茫,用来对抗苦楚。有的人看了很多书,却没有眼高手低,理智而清醒。他心在天上,纵览多元的世界;但脚在泥中,积跬步以至千里。当我们把书读懂了,才不会让学历成为身上的镣铐,而是让读书成为一把打开人生的钥匙。
——观点来自于《洞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