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穷?很多时候都是取决于,他的自身认知层面。
我的家庭,在我很小的时候,所能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你付出了多少,就收获多少。
付出的多,收获的就多,付出的少,收获的也就少。这种付出与得到的理论,让我从小到大,做任何事情,要先考虑付出与得到的一个比值。感觉如果付出的多,得到的少,那就是亏,如果付出的少,获得的多,那就是赚。
而真实情况是,很多时候,我们所付出的东西不仅仅是在金钱上,也会涉及到精力、时间等的一些成本,同样的我们所获得的东西,那也不局限于成功,有可能是一个贵人的人脉,或是金钱,或是机会,等等。
太去计较得失,往往有时我们会失去更多。
而人生的意义,更多时候是,给予别人想要的,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不计较才是富人该有的思维。
关于老板给员工开工资这个事情。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什么样能力的人,适合开什么样的工资。
老板总是会纠结于,员工是否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个完美的程度,而去开这样的一个工资,其实这无形当中,增加了老板很多的烦恼。
这就是典型的要求付出与得到的一个高比值。往往有的时候,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和想到的东西,与真实情况所反映的,是一个相反的逻辑。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试想一下,假如说,我们给一个我们觉得不是很完美的员工,开了一个高于市场的平均值工资,当一个本身自我认知很平庸的人,获得高于市场的工资,那在他的内心就播下一个种子,我一定要努力去达到适合这个工作的能力,而不被淘汰。
这就好像是,一个赞美和表扬机制,一个理想,如果你给这个人,没有一个好的未来,他可能就是没有理想,也没有未来,也不会去向上更积极;但反过来如果说你把他放到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和一个比较理想的一个未来,他会不断的去眺望跟想象,他的那个空间,会不断的去努力,尽量让自己配,那个程度。
这就是典型的我们先付出,在收获。
不是说员工一开始就会变成那样的一个人,而是我们作为老板,从某一个角度上去发现了他的那个优势,而去有意识的让他去变成这样子的一个人,而工资就是一个激励机制,就是我们一开始先去给他一个这样的一个激励机制,然后让他去努力。
老板,一开始的高工资是能够进入到良性循环的优势起点。
最终而言,还是会促进到整个公司的一个大运营当中,当每一个平庸的个体都能以这样的一个目标,去要求自己,那么整个公司,它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跟机制。这是富人思维,是典型的先付出在回报的一个思维。
相反的,在于大多数的公司的老板眼中,我们只能给予平均工资的,甚至是低于市场值的一个公司,最好是能够去用一些免费的劳动力来完成我们的一些工作。
其实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更是一种精力的浪费,如果前期我们不对进入公司对个体进行能力筛选,而是仅仅是以是否能够为公司提供免费的劳动力的这样一个标准,去筛选人员的话,那么无形中给公司带来了很多培养成本。非常的不值得。
因为人都是需要被激励的,当你没有给到一个恰当的工资体系,那么个体,在工作中会带有不必要的情绪,那么势必会影响工作的效率跟成果。最终,最终这一系列的成果都会影响到公司一个大的运营体系里面,从综合的一个角度跟长远的一个角度来讲,去,与其去找很多免费的劳动力,不如去开个高的工资,找一个相对,某一方面有专精的,或者有优势特长的员工,来进到公司里面来,更有长远的优势对于公司。
富人思维,永远看到的不是眼前,而是长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