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影响中国人1500年的千字奇文,用一晚写成,至今还在流传

影响中国人1500年的千字奇文,用一晚写成,至今还在流传

作者: 有画说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22-12-16 11:34 被阅读0次

还记得小时候都学过哪些启蒙读物吗?我最早的印象,是上学之前父母教我读的《唐诗三百首》,像我们这一代人在接受启蒙教育时,大部分是从古诗入手,摇头晃脑会背几首诗以后,才开始学习认字。

小时候听我爷爷说,他们的启蒙读物只有三种,而且上千年以来几乎都没变过,你知道是哪三种吗?没错,就是——《三字经》、《百家姓》,还有《千字文》,这三本部经典现在都属于国学之列,但已经不再是学校教育的必读课文。在中国历史上,这三本书却是必不可缺的标准启蒙教材,而且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之久。

配图

我们小时候虽然没有正式学习过《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但作为一个中国人,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其中很多句子咱们都能脱口而出,比如《三字经》一开口大家都知道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百家姓》的开头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千字文》的开篇是什么,你知道吗?

在清代的时候,有一首很有趣味的打油诗:

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这首诗,非常生动地把清代农村私塾学堂上课的景象描绘了出来,那时候的乡村学堂很是破旧,旁边就是喂猪喂牛的地方,屋子里面光线也不好,学童很少,往往就是七八个孩子散乱地坐在台下。

配图

老眼昏花的教书先生在台上念一句,学童们就跟着喊一句,他们喊的是什么呢?喊的就是《千字文》里的头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所以诗人说“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由此也可见古代的教育的确很是落后,《千字文》都得喊上一年,想想都很枯燥。

但无可否认的是,《千字文》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千字文》堪称是一篇千古奇文,它一共只有二百五十句,每一句都是四个字,全文刚好一千字,所以叫《千字文》。而且,这是一篇影响了中国人1500年的千字奇文,却只用了一晚写成,至今还在流传!

配图

千字文不但对仗工整、还句句成韵,更厉害的是,这一千个字的古体写法,竟然无一重复,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容易就能背诵,因此一千多年以来,都被历朝历代定为启蒙读物。那么这篇千字文,是谁写的呢?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

《千字文》,是写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篇典型的“韵文”,韵文就是既对仗工整,又押韵的一种文体,在那个时候,写东西如果不对仗不押韵,就不能叫“文”,读书人只要一提笔,必定就得讲究对仗和押韵这两点。

《千字文》的作者,是一个叫周兴嗣的人。周兴嗣精通历史,很有文才,十几岁就显露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入仕后得到了梁武帝的重用,甚至一度成为了他的御用笔杆。

配图

梁武帝这个皇帝,一辈子打过很多仗,但他很喜欢读书,而且特别重视对后代的教育,特别是当上皇帝以后,他就意识到只有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学习知识,才能巩固自己打下的山河。

但是他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根本找不到一本能适合小孩子学习的课本,当时流行的都是什么《论语》《左传》之类的书籍,给小孩子识字入门的话,难度也太高了一点,所以他就想了个办法,叫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中搜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小朋友学习,在让他们认字的同时,还能学习王羲之的书法。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梁武帝发现这个方法还是不太好,因为这一千个字杂乱无章,相互之间也没什么关联,学了这个又忘了那个,所以梁武帝就想找人把这一千个汉字组成一些有意义的句子或者文字,这样就可以便于小朋友记忆。

配图

找谁来完成这个任务呢?梁武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周兴嗣。周兴嗣接到皇帝的诏令以后,连夜赶回家,将这一千个字全部摊开摆在一个大大的台子上,他先是把这一千字全部看了一遍,然后闭上眼上呆坐了半晚,到了天快亮的时候,才起身提笔,然后一气呵成,很快就写成了一篇绝妙的韵文。

这篇文章不但符合韵文的规范,而且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旷世奇文——《千字文》!《千字文》大约写成于公元510年前后,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人整整1500年之久,可惜因为汉字简化的原因,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千字文》只剩下九百九十余字不重样,当然,繁体版本依旧是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

相关文章

  • 影响中国人1500年的千字奇文,用一晚写成,至今还在流传

    还记得小时候都学过哪些启蒙读物吗?我最早的印象,是上学之前父母教我读的《唐诗三百首》,像我们这一代人在接受启蒙教育...

  • 千字文

    流传至今1500多年的千字文,被人们称为千古奇文,作者用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勾勒出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轮廓,千字...

  • 《千字文》里隐藏的天文知识

    《千字文》是中国国学里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是一篇真正的千古奇文。自南北朝周兴嗣用一千个汉字写成以来,作为启...

  • 读书||我们如何读《论语》

    推荐编辑:缕缕芳香 推荐理由:《论语》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它流传至今,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本文较详细地讲述了两...

  • 流传至今的名字

    流传至今的名字 焦小桥 《汉书》颜师古注:勺药,药草名。其根主和五藏,又辟毒气,故合之于兰桂五味以助食,因呼五味之...

  • 茶通古今(六十八)走进千家万户的泡茶法|亿仝茶业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传至今。 中国人历来好品茶,泡茶似乎人...

  • 中华四千字

    郑州大学郭保华用四千字写出了《中华字经》,四千字无一重字,把中国字都用上了,历害了!真乃绝世奇文!“只学一篇韵文便...

  • 小确丧:大学生你需要知道这些

    ​听说近日有许多广泛流传于老师和家长朋友圈的奇文,举例如下: 《致还在沉睡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 上课的...

  • 多读无益,少读浅薄

    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灭亡的导火索。什么都没有思想对人的影响深远,儒家学说至今还在就流传,老子思想被世...

  • 流传至今的哲理俗话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悟到了很多哲理,这些哲理以俗话方式代代流传,给后人以教育和启发,并指导行动。 1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中国人1500年的千字奇文,用一晚写成,至今还在流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wr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