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家庭治疗课程,进入案例分析阶段。一开始并没有感觉,后来,乔老师让我们分角色进行案例对话,感受到了母亲的咄咄逼人的焦虑以及父母亲之间的互相指责抱怨,也看到了孩子在父母亲之间疲于奔命般的周旋。
当乔老师逐字逐句的与我们分析这个孩子穿插在父母争执中的话语时,突然似乎看到了一个影子,一个蜷缩在黑暗中独自哭泣的孩子……那个小心翼翼貌似不关心父母亲之间谈话却时不时插几句的小女孩;那个唯恐情绪升级引起更大争吵的小女孩;那个周旋于父母间充当“小法官”的小女孩;那个自觉不自觉被卷进“三角关系”的小女孩,她的内心谁来倾听?咄咄逼人的母亲吗?拼命撇清的父亲吗?
她的要求并不多,只是希望有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可是父母亲之间无休止的争吵,没人看到她的担心与恐惧,她不知道怎样才能让父母和平相处,她觉得都是自己的问题,如果自己有能力父母亲又怎么会如此频繁的战事不断?她留意父母亲之间的每一句互动,而忘记了自己不过还是个孩子。
静下心来,看见那个惶恐不安的孩子,看见那个焦虑的充满了不安全感的自己,看见彼此充满硝烟的关系,看见那个一开口就充满攻击的语气,只要能够看见,才能够觉察与改变啊!
夫妻间的不良沟通犹如狗追尾巴般的不停循环,谁对?谁错?似乎永远没有头绪,好战的是父母,痛苦的是孩子。
难道只有当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看一看彼此走过的路,说过的话,发过的火,全都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