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查班走进大三班,孩子们正好在喝牛奶,分组趴在桌子上,卡得津津有味,这时有一个孩子喊道:老师,**的牛奶泼了…。保育老师赶紧去拿抹布。这个时候我从保育老师手里,接过抹布交给这个孩子,并轻声细语地跟他说:孩子,你一定不小心把牛奶弄洒了吧,没关系,你自己动手把牛奶擦干净吧,孩子接过抹布,并按照我示范的动作,把桌子上的牛奶擦得干干净净。
我想,这种情况如果不是我在,老师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生活中我们见过不少类似的场景,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情急之下,家长和老师一般很自然地训斥孩子:你看你把牛奶弄到桌子上了吧,怎么这么不小心呢?…一边批评一边自己拿抹布收拾桌子,是我们最熟悉的解决方式。
想想牛奶泼了,对一个几岁的孩子而言,不是孩子的过错,如果因此挨了批评,是不是委屈了孩子呢?
卢梭在《爱弥尔》中就强调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的育儿思想和理念,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也再次强调这样的思想和理念。是的,与其批评孩子,成人自己动手去解决收拾残局,不如和善而坚定地接纳孩子的无意“犯错”,并以和善的神情、温和的口吻,让孩子不带任何压力地承担自然后果,这才是一种积极有效地关注孩子成长,放眼孩子未来发展的角度。孩子其实很愿意去尝试自己做一些事情。擦桌子这也是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如果老师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孩子才会去在宽松的氛围当中,认真思考自己怎么样做、不会逃避任何责任。跟不会因成人的批评和指责,产生抵触情绪。
接下来,做为老师可以让孩子讨论,怎么端牛奶才不会泼洒桌子上呢?生活即课程,突发情况即可随机生成新的课程。教育无处不在,一日生活皆课程。教育的契机,在鲜活的生活中,智慧的老师以发现的视角、灵动的心灵,专业的理念,即可随时捕捉,随时生成和滋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