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重耳的成语故事

关于重耳的成语故事

作者: 微方_5279 | 来源:发表于2024-06-29 21:12 被阅读0次

      今天给孩子们讲小古文《退避三舍》,主人公是重耳,整理了关于重耳的几个成语故事。

      晋文公,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在即国君位之前,曾因国内动乱在外流亡19年。坎坷的逃亡生活让他得到了历练,扩大了视野,为他即位后的一系列改革和建立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史书上记载的有关晋文公重耳的很多经历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故事而广为流传。

      退避三舍

      重耳出亡到楚国,楚成王厚礼相待,在一次宴会上楚王问,将来重耳当上国君会如何报答,言下之意是让其承认楚国的霸主地位。重耳机智过人,回答说,假如将来两国不幸兵戎相见,晋国愿意“辟(避)君三舍”,不卑不亢表维护了晋国的大国地位和尊严。果然,双方后来在城濮狭路相逢,晋文公遵守诺言,楚军误以为晋军软弱可欺,穷追不舍,结果大败。这就是著名的“退避三舍”的故事。

  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辟君三舍”就是后退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不敢与争。后来在战场上就演绎为纵敌、诱敌的战术之一,完全改变了晋文公守信礼让的原意。

      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国和晋国好几代国君互相婚配。公元前656年,晋献公将其长女嫁于秦穆公,这或许是秦晋联姻史上的第一次,秦当时已为诸侯国四强之一。第二次联姻是公元前643年,秦穆公将女儿赢嫁给在秦为质的晋太子圉为妻,圉是晋惠公儿子,也就是公子重耳的侄子。

  第三次联姻发生在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外逃亡19年后,在国内外势力支持下即将回国即位的时候。秦穆公为笼络人心,以五个宗室女嫁给重耳,其中就有上文提及的怀赢。重耳认为伯父与侄儿媳妇婚配不伦,但他的臣子狐偃和赵衰劝说,婚姻事小,回国事大,不能因小失大耽误了复国大业。这才又一次结成“秦晋之好”。

      两国联姻是为了缓解两国之间的矛盾,或为了某种共同利益。后来,人们称两姓联姻为“秦晋”或“秦晋之好”。时至今日,有些地方结婚还常写这样的横批。

      割股啖君

      《史记·晋世家》:“(文公)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介子推遂割股以奉君。”割股啖君,也作“割股奉君”。原为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成汤羹给晋公子重耳吃。后人遂以此为仆人效忠主人的溢美之词。

  晋文公身边有一批像介子推一样的良臣谋士,像狐偃、赵衰、贾佗、颠颉、胥臣等,都是治国良才。晋文公经历坎坷,知人善任,加上这些智囊团的参谋,终于成就其称霸大业,并奠定了晋国一个半世纪的霸业根基。

      志在四方

      晋公子重耳一行到了齐国,得到齐桓公礼遇,并将宗室女齐姜许配给他,重耳贪图安逸,说“民生安乐,安知其他”,“吾不动矣,必死于此”。然而,齐姜深明大义,说:“子有四方之志。”勉励重耳要有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后来她用计灌醉重耳,臣子们强行将其带离齐国,再次踏上复国之路。

  可见,雄才伟略的晋文公也曾是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凡人。后人多用“四方之志”或“志在四方”,比喻英雄豪杰的志向,表示具有到远方成就一番事业的大理想。

      汗马之劳

      公元前636年,重耳结束逃亡生涯,回到晋国即位,称晋文公。随后,文公大行封赏出亡的贤士与功臣,功劳大的封之以县邑,功劳小的也赐之以尊爵。然而臣下壶叔却没有得到封赏,他问晋文公:“主公已经封赏了三遍,也没有到我,敢问我犯了什么罪?”

  《史记·晋世家》记载晋文公这样回答:“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

  可见,晋文公是个赏罚分明、治国有方的明君。“汗马”指战马疾驰而出汗,“汗马之劳”指立下战功,后人用来比喻为国家人民做出贡献、立下功劳的人。

相关文章

  • 论语成语故事23:颠沛流离/流离颠沛

    【成语故事】 晋献公的夫人——骊姬,逼死太子申生,逼走公子重耳。 重耳逃至蒲城,献公紧追不舍。他想:君父的命令,怎...

  • 论语成语故事58:乐以忘忧

    【成语故事】 晋国内乱,公子重耳到处流亡。 路过齐国时,桓公非常热情。他将宗室的女儿姜氏嫁给重耳,并送了80匹马。...

  • 历史小作文1

    1.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派人捉拿重耳。重耳逃出了晋国,来到楚国。楚成王十分款待他。 ...

  • 清明的风筝

    关于清明节有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有一次重耳陷入绝境,濒临饿死。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重耳...

  • 那武则天怎么当的皇帝呢?(拒绝私人收录)

    板栗:重耳的妈妈为什么要杀重耳呢? 我:重耳的妈妈没有想杀重耳呀。是骊姬想杀重耳。骊姬是奚齐的妈妈。 那重耳的舅舅...

  • 《行记》

    所谓“行记”,指的是记录国君们言行的。这次记录的是晋文公,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重耳。 关于这位重耳的言行,《外储说左上...

  • “奔跑吧,重耳”第一季——他比唐僧西行早了近1300年

    1.奔跑吧,重耳! 重耳是谁?他为什么选择奔跑? 重耳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晋文公,重耳的奔跑既不是刷存在感,也不是...

  • 曹国被攻破,军队被下令不许进他家,只因以前有远见送了点食物

    晋国公子重耳因为晋国内乱而被迫流亡国外,路过曹国,曹国国君曹共公看不起重耳,没有给重耳适当的礼遇,还听人说重耳身形...

  • 重耳的独白

    01 他一直不肯见我。 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他出来时,我是犹豫的。他不是我的敌人,是我的恩人。 在这个世界上...

  • 《<史记>研读》139:晋世家(六)

    晋世家(六) 重耳到达齐国,齐桓公以厚礼相待,把自己宗室中的一名女子嫁给重耳,奉送二十辆马车,重耳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重耳的成语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bu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