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上映10天已经席卷12亿票房。我决定要去看,却一直心有戚戚。
昨天终于看了,带着沉重,更多却是紧张的心情。
沉重自不必说。陈念和小北在阴沟里讨生活的一天天,绝望又期待蓝天的坚定的眼神,包括那几个施暴者在内的少年悲惨的家庭环境,充斥着高考标语的亢奋又迷茫的补习生活。。虽然最后是好的结局,但是直到走出影院,直到今天,心里还像是压着一块铅。
紧张。从看之前,到看的过程中,我很紧张。
我揪紧了心的看着陈念的遭遇。座位上的红墨水,下楼梯时背后推她的手,放学路上的暴力。害怕她又遇到什么不堪的事,看到一次次发生了一颗心紧张的无处安放。
因为我曾经也经历过,虽然远不如这么严重,但是我特别看得懂她那愤怒的眼神,和委屈的泪水。
去年,我参加了两次《朋友还是敌人》这本书的读书会,看这本专讲儿童社交的书的感受,就跟看《少年的你》一样紧张。
我在读书会上分享我的经历。就像书中所说,8,9年级左右--相当于国内初中,其实是青少年社交最复杂最混乱的一个阶段,也是霸凌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到了高中,其实那些不理智的荷尔蒙已经会褪去很多,孩子的社交情形分明,更加专注到学习或者未来的方向中。
我们那个初中,当时就是如此。
班上的男生动不动集体穿一身黑,那就代表着又要出去干架了。有很多人拆下板凳腿藏着作为武器,也记得真的有抄起家伙集体冲出教室的情形,或者放学后一群群混混聚集在校门口准备惹是生非。
总之就是一个“乱”字。
男生们喊打喊杀,是的。男孩的社交冲突都是靠肢体解决。相比而言,女生就文雅的多,也“阴险”的多。用书里的话说,女生的方式,对人的伤害是更大的。
我第一次体会到这样的阴险,大概就是初一初二的时候。那时候的我大概就是个“傻白但不甜”---又傻又白痴又不会讨好人,这是对那时候的自己的自评。
我大概是很直白的在交给老师的日记中写了对某些女生混社会的不理解等言语后,开始遭遇欺凌。我猜有人偷看了我的日记。
座椅上倒没有被倒上红墨水,但是我带的卫生巾被人在中午拿出来,扔在我座位旁的过道上。下午进到教室看到时,只觉得羞愧难当。一个刚上初中的女生,觉得这是很深的隐私,很不好意思被人看到的物件。
愤怒,羞愧。不知道是谁如此恶毒。
一直倒没有遇上什么明面上的攻击,就是总感觉有那么几个人,暗戳戳的在背后搬弄是非。当时我的解释是--她们嫉妒我。
后来,跟特别好的朋友闹掰,也不知道为何走到互相伤害的地步。我记得桌布上被写上的骂我的话,我记得我的书被人藏在电视柜中,我记得我在家崩溃大哭,不明白曾经那么要好为什么如此过分。我也去告了老师,寻求帮助。可能我也报复了她,已经记不清了。
后来,我俩居然可以冰释前嫌,而且和好如初直到现在,也是传奇。
有意思的是,前段时间,其中一个当时敌对的女生,在恢复了联系之后,忽然对我说“小时候不太懂事,和你说声对不起哦。”
我回说:“小时候什么事,早忘了啊。”
没必要揪起过往,也没什么不能原谅。其实那时候我究竟还经历了什么,很多我都不记得了,但是初中那段混乱不堪的回忆,终究不能全部抹去。
《朋友还是敌人》中间的几章“身处丛林”和“最坏的敌人”中,描写了青少年社交的残酷真相,看得让人心惊又无奈。“人类最深的情感--从最大的喜悦到最深的痛苦--都来源于‘关系’。”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影响力已经不及同龄人,从群体中获得归属是强烈的需求。
群体就像丛林,有自己的法则--拉帮结派,或接纳或拒绝,或欢迎或孤立。每个孩子可能都会面对这样的环境。
身处其中的孩子们,大致会分为5中基本类型--受欢迎的孩子(占比15%),被接纳的孩子(45%),被排挤的孩子(10%-12%),被忽视的孩子(4%)以及受争议的孩子(4%)。另有20%的孩子定位模糊。每一种孩子都会有不同的社交经历。
值得欣慰的是,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至少有60%的孩子具备各种使自己得到同伴喜欢的特质,他们在社交中属于健康和正向的孩子。他们不太容易被霸凌,也不会去霸凌别人。
但是那些不太容易被群体接纳的孩子,虽然是小比例,却承担着很高的社交风险。有的孩子可能是性格上的问题,有些是身体的特殊原因,有的孩子是社交技能的不成熟。像陈念,则是因为家庭情况,以及她对待前一个受害者的反应过于“与众不同”。
为了在群体中找寻到自己的位置,孩子们很容易拉帮结派。这在我家老大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你要么属于这个群体,要么属于那么群体,要么在圈内,要么在圈外。有时候群体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团结力量,但是负面事件发生时,群体会削弱每个人的道德感。
当有一双手把陈念从楼梯上推下去时,其他人选择的是嘲笑,冷漠,围观。这些人中肯定不乏善良的孩子,不认同霸凌者的孩子。但是因为有被接纳的需要,所有人表现出一致的行为,以待在“圈内”。也正是因为陈念的挺身而出,选择“出圈”,才让她成为霸凌者的目标。因为群体效应,领头的霸凌者更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旁观者更容易因为从众心理不敢发声。
一声叹息。
身处丛林,最重要的心理支持,来自身边的朋友。如果一个孩子有一个亲密的朋友,那么就算遭遇其他的社交伤害,友谊的滋养也能抚平伤痕,助Ta走过这段时光,不会在心理上留下太大的阴影。陈念的支持是小北,虽然两人都在“阴沟里”,只能依靠“共生”走出去,但那段共同生活的日子,就是两人彼此唯一的温暖。
而我那时,也是因为身边一直有一个闺蜜,是稳定的依靠,和坚定的支持,才让我不觉得自己孤立无援,也不至于对那段经历一直耿耿于怀。
所以,我会很关注孩子的社交状况,我很高兴听到她说在学校已经交了好多好朋友,我也会对未来存有一分谨慎甚至担忧,这里可能不自觉的带有自己曾经的色彩。但是我记得书中给到的鼓励--
你应该关注孩子,应该充分理解他。但请尽量不要将自己带入孩子社交生活的波折中,不要有倾向性的追问痛苦的经历,不要培养怨恨,不要抓着过去的事不放。
同时,我也很高兴她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我希望她一直有密友相伴,就像我获得的那样。我也像书中对父母建议的那样,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孩子维系友情。
也许每个曾经的我们,都曾经身处丛林。不管是阳光还是阴霾,现在,我们都已经长大了。未来,我们的孩子也将穿过他们自己的丛林。未来不可知,但现在却大有可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