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育孩子的心理知识
1、心理健康的最高水平,必须包含一个人能够自由的运用他的才智自由的解决他自身的问题以及他所处社会面临的人类问题,还包括一套稳定和完善的价值体系。
在本能和道德感、自我和社会之间维持必要的和谐,既能为他所处的社会做出贡献,又不被疾病压垮。
人活着的意义大概就在此。
2、焦虑是孩子在应对危险时采取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准备,每个孩子都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抵御危险和保护自己。
当人格中潜在的冲突出现公开爆发的苗头时,人们对危险的预期就会引发焦虑。然后,焦虑会在自我保护进程中启动神经质变性的防御机制,并再一次妥协。事实上,焦虑对人格的适应性起到了广泛且有益的作用。
不要试图消除孩子的所有焦虑,让孩子适当的经受焦虑,有助于孩子未来对生活和社会的适应,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3、假装游戏通过保持想象与现实的界限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想象和智力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途径。
孩子的自言自语是孩子的假装游戏。假装游戏其实是孩子在用一种非常有益的方式去处理恐惧问题,或是享受喜欢的场景。
不要强化孩子的想象危险,不要破坏孩子的假装游戏。
二、0——18个月
1、虽然孩子在出生的初期还没形成视觉记忆,但母亲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会让孩子把母亲与快乐、满足和保护联系在一起。婴儿这个时候的记忆并非仅仅基于图像,还源自通过吃奶建立起来的心理意象和愉快体验。
2、6个月左右的孩子,会出现母亲不在的焦虑,除非这种焦虑非常强烈而普遍,否则,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担忧。
3、9—1岁的孩子在独自行动和活动中,会体验到与这些冒险有关的一些焦虑,这本身就是他掌握运动技巧和客服焦虑的手段之一。婴儿的直立行走代表真正地斩断了另一头系在母亲身上的缆绳。在孩子独自迈出人生的头几步时,他肯定感受到了庄严而又可怕的孤独。
4、出生后第二年的孩子,开始出现“违拗”,但这并非真的是“违拗”,而是努力的成为一个人,并建立与世界的永久连接。
5、18个月的孩子,有了语言能力,孩子就能够从原始思维系统转向第二阶段更高级的思维模式,文字符号将在这个阶段占主导地位。
0——18岁,有两个里程碑的发展阶段,行走和语言。行走代表了他斩断了与母亲的最原始的连接,开始了他的作为一个“人”的个人之旅;语言代表了他开始向更高级、更复杂的“人”的发展。这期间孩子会出现因母亲不在场的焦虑,以及在行动和探索中对危险的焦虑,用爱陪伴,尽管让他去体会吧,他的成长离不开焦虑,他能处理。
三、18——3岁
1、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陷入与宝宝的权力之争,并且要把不就在确实需要时才用。宝宝对各种东西的主动摆弄对于他发现和熟悉周围的世界是绝对必要的,要给孩子足够多的机会研究和碰触各种物品。童年早期,极端的限制和禁止孩子摆弄和体验物品,会损害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2、之所以只有人类能够做到控制、延迟甚至放弃满足生理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让高级心理过程成为可能。
3、语言是控制身体冲动的咒语。
4、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本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和自己作对。父母必须了解这种学习会遇到困难。
5、他深深的、温柔的、不顾一切的爱着他的父母;他也非常非常爱自己;在面临考验时,胜出的将是对父母的爱。他通过内化父母对自己不可接纳的行为态度,开始他的社会化进程。
6、不要混淆了孩子生理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
7、在幼儿能为了获得父母的赞同、实现情感满足而牺牲自己的快乐之前,我们要花费很多时间对同一类事情进行多次重复。
8、一旦孩子开始说话,就要开始教他不要只释放攻击情绪,而要逐渐要求他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来处理冲突,控制冲动。
9、那些不断纵容冲动的孩子,那些仍然用原始机制释放情绪的孩子,不仅会行为不当,他的智力发育也会迟缓。如果直接行动和即时满足是他的行为准则,他就没有什么动机去发展自己的高级心理过程,去思考,创造性的运用想象力,进而升华自己。
10、如果父母希望能有效的教育孩子进行自我控制,就一定不能让亲子关系恶化成战争状态,否则,所有的教导都会被孩子拒之门外。
打孩子,与教导无关,只是在释放情绪。
11、人格中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我们称之为本能和欲望的力量,一种是我们称之为理性和判断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很多时候会发生冲突。这两种力量对抗的结果,取决于理性的一面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压制生物性的一面。
三、3—6岁
1、社会敏感性是指,人们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有关,并且尊重别人的感受和权利。
2、那些我们所推崇的人类品质,比如同情、认同他人、超越自我的爱、对生命的珍视、对破坏行为甚至想法的道德批判都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而是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结果。
3、孩子的教化是一个双向认同过程。他需要具备超越自我限制的能力,能设身处地的知道别人的感受,这构成了我们称之为认同过程的一个方面。但是,他还要能够接纳他人的自我,以完善自己的人格;或者吸收他人的人格特点并使之成为自己人格特质的一部分。就道德发展而言,孩子所爱的人的判断、标准和价值观被孩子所接受,并成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这也是认同。
4、不要让抑制的本能来复仇。父母需要很多的耐心才能教育出自律的孩子。如果我们在改造本能时不让他们得到部分的满足,那么被抑制的本能就会为自己复仇。
这个过程,何尝不是对父母的教育。
5、一旦孩子开始说话,就要开始教他不要只是释放攻击情绪,而要逐渐要求他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来处理冲突,控制冲动。
6、大约在四五岁的某个时候,孩子的人格中就有了内在控制的迹象。父母有了一个代理人,这个代理人用良知为他们工作。
7、一个好的良知,必须在不专横,不欺诈的同时,坚决的执行标准;必须能够产生与情境相符合的内疚感;必须能为本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直接满足和各种各样的间接满足。简而言之,一个好的,有效的良知必须像优秀的父母那样!
8、所有那些训练孩子自控力的技巧,独家秘方,归根到底,孩子之所以配合对他的训练,是因为他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赞同,父母的不赞同会让他感到父母暂时收回了对自己的爱和重视。
9、如果一个孩子在发脾气踢了父亲之后他感受到自己得到的爱与他在接受父亲讲道理的时候得到的爱“完全一样”,那他有什么动机来控制自己的脾气呢?如果不论他怎样对待父亲,父亲还一如既往的对待他,他为什么要努力进行自我控制呢?孩子需要知道,父母不会在任何情况下对他的感觉都完全一样,否则他就没有动机去努力达到父母为他制定的标准或者约束自己的行为。
10、因为做错事而感到内疚对于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必不可少。之后,内疚感会成为一种报警信号,当孩子再次出现淘气的冲动时,他自己就能发出这种信号。当不论大人是否在场,他都能自己发出这种报警信号,以至于冲动在变成行动之前就能被控制住,内心也不会出现任何有意识的斗争。
11、为了让这种内疚感为建设性的目的服务,内疚感程度应该与实际相符合,而且不应导致孩子出现自我惩罚和自我折磨的行为与想法,否则会严重的限制自我的正常发展。
12、打屁股真的有用吗?每个家长的记忆深处,都混合了自己童年时被打屁股时的屈辱,无助和因为恐惧而服从的那些感受。那些打孩子的父母,无法驱逐自己童年时的恶梦,对自己正在对孩子做自己年幼时最愤恨的事情深感不安。
13、打孩子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孩子从中学不到什么,于是这种犯错和被惩罚便会无休止的延续下去,那是因为,被打的孩子只会因为恐惧而屈服,而不会形成内疚感。惩罚的记忆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以此为基础的良知非常不可靠,可能会导致说谎,或者在权衡风险之后,决定先做了再说。与那些控制系统属于外部的不同,有良知的孩子不需要身边有位警察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心中有位警察。
14、养育孩子需要一定的惩罚。什么是合理的惩罚?最为有效的惩罚,是那些通过让孩子看到不良行为的必然后果从而吸取教训的惩罚。
15、 道德价值观的获得部分通过父母的潜移默化。
16、孩子有感受痛苦和表达愤怒的权力;不要阻止孩子的负面感受;
小结:
1、焦虑是孩子应对危险必要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对孩子人格的适应性有着广泛的意义,所以不要试图去消除孩子的所有焦虑,处理焦虑的能力,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
2、语言是控制身体冲动的咒语。 那些不断纵容冲动的孩子,仍然用原始机制释放情绪的孩子,不仅会行为不当,他的智力发育也会迟缓。如果直接行动和即时满足是他的行为准则,他就没有什么动机去发展自己的高级心理过程,去思考,创造性的运用想象力,进而升华自己。
3、养育孩子需要一定的惩罚。什么是合理的惩罚?最为有效的惩罚,是那些通过让孩子看到不良行为的必然后果从而吸取教训的惩罚。并非是对惩罚的恐惧,而是对父母爱的渴望,才促使孩子主动放弃追逐快乐的本能,自我约束,从而迈向文明。
4、内疚感是孩子能够实现自律的内在动力,是孩子心中的“警察”,所有无法激发孩子内疚感的惩罚(包括打屁股),都只是发泄情绪,顶多会阻止当时的行为,与教育无关,孩子不可能从中学到什么。相反,还可能导致孩子因为恐惧而产生撒谎、报复、重复错误等问题。
5、孩子有表达愤怒和感受痛苦的权力,不要阻止或剥夺孩子的负面感受。这对孩子健康人格和丰富情感的形成必不可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