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归来记(三)

归来记(三)

作者: 职场女叫狮 | 来源:发表于2021-08-24 14:36 被阅读0次

    回到家,听爸爸唠叨最多的就是今年天旱严重,地里严重减产的话题。其中说的最多的当然数他的蔬菜也被晒死了,是时候该浇一场透透的水了。

    说到浇水,爸妈有满腹的牢骚要发。我们几个考上学,成家成到外地以后,爸妈把离家远点的地全部送给了别人,只留下离家较近的地种点蔬菜。

    以前这些地在山根下,浇不上水且不平整,别人都不想要,爸爸要了这些地,说我们回家时吃点菜方便。爸爸自从要了这些地后每天没日没夜的在地里忙碌,终于整出了一块又平整浇水又方便的地来。

    可是好景不长,爸爸自己整出来的水地没多久就被人为的整成了旱地。为此一说到浇地,爸妈就心情不畅,难免互相唠叨唠叨。

    说起爸爸的旱地变水地,再由水地变旱地,还有段源远流长的故事。

    爸爸当初看中这块旱地改造除了是因为它离家近,还有一个原因是这块地离爷爷当年修的一条“永济”渠很近。确切来说,这块地在爷爷修的渠旁边高出渠两米左右的地方。爸爸从决定要这块地时就想好了,改造这块旱地为水地,让爷爷当年修的“造福四方”的水渠,也能为自己及后人造福。

    说到爷爷修渠的故事,在家乡当地不得不说是一段佳话,爷爷修的渠不光是方便了我们一个村子,更是方便了一个镇子方圆十多个村子。当年爷爷亲自鼎力集资改善家乡生存环境,做了好多造福乡邻的好事,他不光修了一条主渠,也修了十多条支渠,还是方圆十里八乡第一个修学校的人。为此,前几年镇政府还在我们村子里立碑纪念呢。

    吃水不忘挖井人,身边的人记得爷爷的功德,作为后人自然是一件荣耀的事,爸爸更是为此深感骄傲。他愿意付出更多的辛苦,对这份荣耀发扬光大,自然是我们作为子女感到欣慰的事。

    爷爷当年修“永济”渠时,主要是把渭河流域的水引过来造福桑梓,后来渭河水已不能保证日渐增多的水地的需要,村子里又在爸爸的提议下在我家“永济”渠边的地里打了一口井,为了继承爷爷的善行,这口井的大量资金是由爸爸出地,两个伯父共同出资的,打好的井管理权归村委,所有利益由村委统一分配,我们分文不收。

    这口井无疑对“永济渠”是锦上添花的好事。爸爸的地刚改造好那几年,浇地确实很方便,爸爸种的菜,他和妈妈两个人根本吃不完,经常被妈妈送给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

    本来我们在城里给爸妈买了房,但爸妈以种菜为乐趣,不愿意去城里住,起先我们有点想不通爸妈的做法,后来看他们种菜挺开心,也就任由他们一年三季住到农村,冬天送暖气时,才被我先生接到城里住几个月。

    我们兄弟姊妹受父母传统教育很深,一直信奉“孝顺”,不但要孝还要顺,只要爸妈身体允许,他们怎么开心怎么来。

    前几年眼看着爸妈种菜乐此不疲,尽管城里的房子一直空着,我们也感到很欣慰。

    从前年开始,上面下令拓宽“永济渠”,这件事表面看来是一件适应形势的好事,但操作过程中却不尽人意。按说村子里经济作物增多了,拓宽渠是一件很好的举措,可是建立在损坏大多人利益基础上的拓宽却给大家带来了灾难。

    首先,这次拓宽渠是免费征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自然引来一部分农民的不满。

    其次,这次渠拓宽后,占地的人家从原来的水地变成了旱地。因为这次改造与其说是拓宽渠不如说是改造,其一从原来的土渠改成了水泥渠,其次渠从原来不到五十米深的渠改成了一米五深以上。

    另外,渠两边从原来仅容一人通过,到现在的渠的一边依然是仅容一人通过,一边却拓出来了一条两米五宽的路。

    这次改造无疑对一些人带来了好处,这是肯定的,但也对一部分人带来了灾难,地被白白占了,庄稼被白白糟蹋了也就算了,关键是好好的水地都变成旱地。还有一个地中间横空出现一条一米五以上的深渠,成了渠两边地农民的安全隐患,去年听说就有个隔壁村子的孩子掉进去摔死了。为此家属也上访过,但至今无果。

    这次水渠改造,爸爸的地也是被占去了一大半,这一点我们倒也没啥遗憾的,毕竟爸爸年龄大了,少种点就少种点,反正菜也吃不完,关键是爸爸的水地变成了旱地,却是令爸爸头疼的一件事。为了帮助爸爸解决这个问题,去年我和先生实地考察了这件事后,给爸爸买了水管子,引水入地。这样浇地的事算是得到了改善,但也有了新的问题,水管里面有水时很重,爸爸年龄大了,根本拉不动,所以每次浇地时爸妈就会发愁,总归没有之前方便了。

    这天我在家,爸爸说要浇地,早晨六点我们三个人就拿着管子,铁锨出了门,到地边时,我先是帮着爸爸绑好自家的水管子在井口的水管上,再和爸妈一起把自家菜地的进水口边堵的东西清理开,一切准备就绪后,爸爸打电话给机井管理的人让开水计时,妈妈站在地的另一头看着,水一浇到头,妈妈喊停,爸爸就打电话让停水。随后我们齐心合力收拾水管,沾了水的管子很重,我们三个人配合起来都很吃力,后来还是邻居家妈妈朋友的儿子帮了我们。

    收拾完水管,我和妈妈用推车推着东西回家。我家的地共浇了三十四分钟,一分钟2角5分钱,爸爸给管理机井的人转账8元5角,至此浇地才算彻底完成了。

    爸妈年龄大了,种点菜确实不容易,尤其是改渠以后,可是他们种惯了,不让种还不愿意。通过今天的帮忙浇水,我再一次更加感到了一菜一饭的来之不易。

    现如今经常听到“原生家庭”的话题,但是但凡说到的人都是对原生家庭的抱怨,我也会说原生家庭,但我要说,父母的勤劳善良是我此生最骄傲的。父母的行动对于我们是无声的教育,我们兄弟姊妹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生活都很能吃苦,这一点完全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

    有人说好的基因,优秀的家风,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两样我想都是原生家庭给我们的,是父母给我们的。虽然我们不是很优秀的人,但在农村来说,四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走出来的却并不多,尤其两个弟弟都能在一线城市成家立业无疑也算是很成功的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来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jd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