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在追求产品的什么

我们在追求产品的什么

作者: FMiao | 来源:发表于2016-01-31 18:10 被阅读219次

最近又重新纠结了一下这个老问题:关于产品商业用户目标与设计师自身价值观追求的矛盾冲突。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在过去几年内曾走向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从最早期人云亦云地崇尚「小清新、简洁、高大上、细节完美」风(然而自己的审美和设计能力完全没跟上)、对大厂们的设计水平嗤之以鼻;到之后因为这类风格潜在的一些负面如「沉迷炫技与细节、不接地气、永远小众占有率低」而变得弃若敝屣、甚至感到幸灾乐祸(谁让你们嫌弃大众用户的Low,还动辄自我感觉良好,被市场抛弃就贩卖悲情)。
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因为一些产品与运营上的失败导致界面设计再完美也无力回天的案例刺激,我开始把产品的业务目标视为最重要的东西,愿意为此作出设计上的让步折中,一度觉得自己的天平在用户体验设计与产品设计之间变得更倾向后者。但慢慢我开始忧虑自己有背离初心的趋势,过于强调从业务产品方的角度出发思考、喜欢做一些深入到产品层面的规划与分析,却有些忽视了为自己的本职「用户体验设计」保驾护航、对各种细枝末节的体验问题轻易放手。身处中国当前的设计环境之中,我们常常被一些悲观的论调与现实环绕:KPI主义至上、运营/产品/研发主导话语权、以老板为中心的设计等……

ty201511213
当然,设计不是艺术,没法随心所欲地追求与表达纯粹的美学,而总需要在各种矛盾冲突中作出让步与权衡。可如果连设计师自己都放弃了希望与坚持,放弃了「及时拉住业务团队」的职责,而是陷入无穷止的妥协退让,那又怎能指望轻易得到别人对我们专业性的尊重、实践「设计驱动产品创新」呢?
当下与未来
我承认自己很向往国外、向往硅谷的设计氛围,也知道这个国家的设计环境不算好、甚至很差,设计师们以苦逼的美工自嘲。但我也相信随着行业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产品设计环境也在进步,和国外的差距在缩小,在电商等领域甚至已经领先,硅谷设计未来十年的预言 The Future of Design in Technology** 在中国也许要花上更多时间变为现实,但并非天方夜谭。我注意到有越来越多的海外/跨国企业背景设计师进入BAT这样的企业,他们也在带来一些更先进的方法论影响,在国内的BAT和一些创业公司里已经有了不少体现。
行业与科技在不断发展,与其只看当下陷入悲观、被动麻木地安于做一个眼里只有提高XX率、达到XX业务目标的商业设计师,不如多带一点乐观态度与前瞻意识去着眼未来,主动学习拓展自己横向与纵向的技能(如从手机界面交互到贯穿线上下的全流程体验设计,到其他领域如VR/AR的设计),同时夯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时的设计基础,以在那一天来临的时候从容应对、发挥出更大的自我价值。我之前的文章《消失的界面!未来的设计师该从这四方面提升竞争力》里对于这点有更详细的谈论。
ty201511211
傲慢与担当
设计师群体有追逐美的天性,但我非常反感借着美学招牌的一种傲慢:不顾大众用户(如中老年人、屌丝群体、00后等,此处排除产品本身就是定位于那种对美有较高追求的用户的情况)的背景、习惯与实际使用场景,以己度人地兜售小清新式美学情怀,不被接受就反过来嫌弃用户Low、从众、无知、智商低,也活该市场占有率永远是那么可怜的量了。(这也是我非常讨厌某些公司脑残粉的地方,不是每个人都和你一样)
我一直以来最欣赏的是那种超越「表象的美」格局,真正有追求有担当的设计师与团队(很惭愧,自己在这一点的实践上做得太不到位了),小到主动去跟进、访谈和发现体验问题,认真倾听不同用户的声音,深入思考、产出和推动改进;大到去驱动实践比商业价值更高的理想,比如腾讯CDC团队的这篇博文 为乡村做服务设计
fw20160130
现实与理想
现实中的产品商业用户目标,与理想中设计师对自身风格表达的诉求,其实不一定是生而冲突的,也可以彼此交融、甚至和谐统一。当然这在实力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契机、运气,对于没有多少自主选择权的年轻设计师来说也比较难。
我曾在很长时间内都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的设计风格是什么,只是根据需求来应对调整,有些羡慕那种作品一眼就能看出风格的设计师。但现在,我觉得我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最崇尚和追求的设计风格,也许可以不那么准确地形容为「化繁为简、严谨缜密、高效一致、聚焦于功能与内容本身的理性美学」,这种风格不太适用于营销、引流性质的产品(我做这种设计时曾被缺少灵感的痛苦折磨,也一度自信心降低到极点),但却很适用于工具、平台、企业类型的产品,我所追求的设计风格,也可以更好地帮助这类产品实现它们的商业与用户目标。
局部与整体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些觉得「用户体验设计师」这个头衔是个伪命题,我们所做的界面交互设计只占用户体验影响因素的一小部分,看看应用市场与社交网络上用户对一些App的吐槽抱怨吧,很多所谓的「体验问题」都不是单纯的「界面交互设计优化」所能够解决的。我们只是在为「酷炫的界面与交互」代言,而非为「优秀的全流程用户体验」代言。
我认为一个真正合格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必须有更整体的全局视野,去关注和了解更多「界面之下」的用户体验问题,并思考和驱动优化。比如不能为了盲目追求一个酷炫、高大上却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效果,无视技术实现效果在载入速度、流畅性等方面的折扣,卡顿绝对不是什么好的用户体验;比如主动去思考产品线上线下打通、消息通知推送等环节的场景和设计,而不是觉得「看上去没什么可见的界面和交互」,然后就撒手不管,不少App的通知推送令我烦不胜烦,推送时机和文案毫无令人点击的欲望,而另一些App则在通知上做得更加体贴,交互设计师其实是可以在这个环节主动思考和介入的: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下触发推送?文案如何设计得更优雅有效、击中目标用户?等。

图片来自How to Train Your Human: Designing for Healthier Habits
,这篇文章我师姐之前有翻译并发表在我们团队公众号上过,欢迎戳《专业干货!如何用科学方法帮你提升用户粘性?》
结语
我很喜欢那句「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人只是冲着薪水高门槛低进入用户体验设计这个行业,而且有些混得还不错;但我相信一定也同时有很多同学对全局的极致用户体验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追求、带着前瞻视野与更高格局的思考坚持做设计、坚持自己的本职与本心,而且并不孤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关阅读:
消失的界面!未来的设计师该从这四方面提升竞争力
专业干货!如何用科学方法帮你提升用户粘性?

相关文章

  • 我们在追求产品的什么

    最近又重新纠结了一下这个老问题:关于产品商业用户目标与设计师自身价值观追求的矛盾冲突。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在过去...

  • 我们在追求什么

    《无问西东》一部由四段纵横交错的剧情勾勒的电影,如果没有投入十二分心思,你感觉整个电影每个场景的切换都凌乱不堪。 ...

  • 我们在追求什么

    上周五公司年会,一个大学还为毕业的我第一次参加这样正式的年终总结,像上了很多堂课,却又比书本上的知识要丰富一些。 ...

  • 我们在追求什么

    高中同学Z,是个文静从容的姑娘。她一直身体不算太好,所以吃饭总是细嚼慢咽,说话也是细声细气,最让我记忆深刻又佩服的...

  • 我们在追求什么?

    我记得一个朋友对我说:生活不该日复一日,工作、吃饭、睡觉。永远呆在一个地方生活一辈子。我们应该抱有梦想,去过多姿多...

  • 我们在追求什么?

    一天天的生活忙忙碌碌,每天几乎做着同样的事情,在固定的模式中生存,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我们能做的只是服从,盲目的...

  • 我们在追求什么

    最近有一个新的想法,看能不能说清楚。 我们在追求什么? 当然是名利,站着把钱挣了,同时变得有趣。 能不能换一种角度...

  • 我们在追求什么

    成年人的世界除了累还是累,可仔细想想自己好像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累的事,只是一些琐事而已,每天重复再重复。 记得小...

  • 我们在追求什么?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假期参与过社会实践,说白了就是社会实习混点零花钱;每次都是一个月,甚至不超过一个月,薪资到手了也...

  • 我们在追求什么?

    伴随着漫天纷飞的秋叶,我的大学生活也就此揭开了序幕。进入了大学,不仅仅意味着即将开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还是人生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在追求产品的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ks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