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碎语

作者: 虞訸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16:32 被阅读0次

    正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时节。西北偏北的乡村,自清明后气候一天天热起来,虽没有山寺的清幽,但峰回路转、山路弯弯中星散于黄土高原沟沟岔岔里的小村落也极少人世的喧闹。不过偶尔也有冷空气自更北更西处吹来,又是一遍遍地热了又凉、凉了又热,正如农谚所云:二八月、乱穿衣。李氏所言,“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再贴切不过了。直至谷雨后,才或可见到枯草掩映中的绿草芽儿,也或可见到李杏次第开出或红或白的花儿,也算是装点了这北地寥廓的春色。“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到是实话,虽雨是极少的,但也正是播下一年希望的关键时刻。“莫误农时”当是确话。至于“杨花雪飞,桃花飘零”的美好还是见不到的,那“可散心、可下酒”的情趣也在这满目的凄黄里也是寻不见的。

    孩子们的新学期已经开始了,就在谷雨节、农历三月末的时节。

    如今的乡村学校里学生是越发的少了,学校也是一间间地拆了、合了,可是孩子们还是站不满操场。已经很难再听到那琅琅的书声了,至于像“老鹰捉小鸡”“跳皮筋”这样的游戏都已经完不起来了,学校都成“鸽舍”“鸟笼”了。

    座在教室里的这九个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85及90后,正是生长在中国城乡二元激烈抗衡的时代,这些人老早就脱离了土地,因为他们的青春时期就是在城市的打工生活中度过的,所以他们天然地喜欢城市,跟土地是没有感情的。如今也都继续选择在城市打工生活,孩子不得不留给老人照管。更不堪的是,如今还留在这里的这些孩子的家庭中有相当一部分又是不完全的,单亲、孤儿的现象极普遍。

    小欣是她妈妈满月后就离家出走的,说起来她是没见过她妈妈的。听说她妈妈先前也是念过书拿到专科文凭的外地人,小欣的爸爸在城里打工的时候两个人相识的,可是一旦回到农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最终抛下孩子走了,小欣的爸爸当然也不想待在这里,也走了。如今,小欣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挺聪明文静的小姑娘,可是谁知道她内心的痛楚。

    小龙是个小男孩,挺淘挺野的,也是跟爷爷奶奶生活。他原本也有幸福的家庭,他妈妈也是他爸爸打工时从外面“领”来的,后来有了他。父母仍然在外面打工,小龙就由爷爷奶奶看着,时不时也会回来。可是没几年,小龙的爸爸跟村子里别人的媳妇好上了,两个人闹离婚,吵吵闹闹,不可开交,都不回家了。

    小强的情况跟小龙相似,他爸爸没看住自己的婆娘,出去打工时跟别人跑了,小强爸爸也觉得没面子,长期在外面,孩子也就只能是跟着老人了。

    九个孩子,其中六个是没妈的孩子。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几乎都是有关农村生活的内容,编者试图要展现“美丽乡村”的美好画卷。从“溪上青青草”的温婉到“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从那“黑得像地洞似的”农家小屋到春波荡漾的“三月桃花水”;从“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安闲自在到“瓜架秋虫鸣,月下人入梦”的惬意,无不再现着乡村的纯朴和独特。相对与以前教材里过多关注“城市”和“西方”,如今的“统编”版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更趋多元和丰富了。应该说这几篇课文是不错的,总算是写到农村了,这样的内容应该多多少少是会难为到城市里的老师和学生的。抱着这样的心情,我对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有着充分的自信。可是真正站在讲台上让学生参与互动时,我才发现,课本里的那个农村已经不在了,那一切也只是如我这样70年代80年代人们的童年记忆,“麦花雪白菜花稀”的田园已经荒芜,屋前早也不搭“瓜架”了,都盖了猪棚羊圈了。却正如诗人所说那样如今的乡村早已是“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了。至于稼轩所见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也早已成“大儿务工新疆,中儿迁居河西。最是小儿网红,陡步正往西藏。”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实际是趋于越来越强化的地步,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在继续发展。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还是生源的问题和师资的问题。其实国家没少在教育上花钱,尤其是在农村基础教育这一块上,从“两免一补”到“营养餐”,从标准化建设到“乡村振兴”,每一项都堪称“工程”,目标直指“教育均衡”。但现实的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农村家庭更愿意选择把孩子送到县城甚至市区去接受更优质的教育,留在农村的要么是家长没能力、要么是监护人缺失,这样的孩子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关,农村也的确是留不住人才了,尽管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一些针对乡村教师的优惠政策,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中青年教师想尽办法到城市里边的学校教书去了,看来钱并不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反观这些年通过“特岗”“西部计划”等项目充实到农村教育队伍里的师资也是不仅如人意,专业不对口、结构不合理、门槛低等问题不一而足。

    伴随着人口的迁出,乡村的荒芜已经是势在必然。而人心的荒芜可能更是致命的,这些奔波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新一代在失却乡土的同时也失去了农民的纯朴和厚道。在对城市文明的盲目崇拜中必然导致对本土文明的极度厌恶,人们想方设法甚至采用极端手段奔向城市,一旦离开了乡村就彻底斩断与乡土的血脉关联,老死不相往来。

    陶行知先生在《我们的信条》一文中提出:“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这里的“中心”与“灵魂”落脚点都是乡村学生,只有学生有了乡村的情结,有了对乡村的理解,有了乡村本土知识,有了乡村建设的能力,才能成为乡村的建设者。

       “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凭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这是茅盾的散文《天窗》里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其实是有点深度的,越是读书多的人可能越会解读出不一样的深味。不过对于我、对于这些坐在教室里的孩子,我想还是记住它也就行了,这样富有哲理的话还是等他们长大一些再去体会吧。

    玩,是孩子的天性;管,是家长的责任。因此生活中,孩子的天性和家长的责任,常常发生一些矛盾故事。阵雨来了,或者天黑了,孩子愿意继续野跑,家长则让孩子躲回屋里,孩子的身躯被禁锢了,但是他们玩儿的天性不会被禁锢。小小的天窗,让孩子发现了又一个好玩的世界。这就是茅盾想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可是反过来想想,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也是这样的情形吗?甚至更可怕的是,我们有时候连一个天窗都没有留上吧!

    作为科技高度发达的日本,幼儿园却出乎意料的简陋,儿童的玩具是一些硬纸皮、大小不同的包装箱、报纸、尼龙绳、筷子,还有大量的图书等。简单质朴,孩子们可以随意堆砌、涂鸦、剪贴、玩弄,在简单的玩具中体会快乐。这并不是因为日本不重视教育,恰恰相反,在日本,孩子的教育是整个社会的,社会所有的资源都为你做好了教育的准备,孩子们一定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不必四处择校。日本教育的理念是:教师的指导要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重点放在培养孩子创造性的思考及主体的生活态度上,强调孩子在活动和交往中获得愉悦的情绪、情感并发挥自发性和主动性,实施终身教育的思想,体现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他们极力营造“适者生存”的氛围,合理、充分地利用周围的资源,通过环境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让孩子受益终生。日本学前教育中,最让人称赞的是它重在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生活经验和创新精神。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孩子总是一天到晚笑眯眯的,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孩子“笑”和“感谢”。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年龄,体会他们应该有的快乐,并在活动和教育中通过大小孩子的混班教育,大带小,小追大,体会兄弟姐妹间的亲情,体会到团体的快乐。可是看看我们中国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成名成家、发大财、做大官,在幼儿园里要学习生字、学背诗歌、学习算术,还有琳琅满目的美术班、乐器班、书法班……家长也奉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没有快乐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快乐的人群就很难凸显创造性的人才,孩子们的思维应是自由的、开阔的、可以飞翔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日碎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ma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