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奥克斯林认为,两个人在交谈时,目视对方的时间约为谈话时间的一半,只有相爱者、相恨者或畏惧者,目视对方的时间才会超过谈话时间的一半。不过,在这个限度内,西方人目视对方的时间要比中国人长。谦逊与内向的中国人在感到局促不安时,往往会将目光避开,减少目光交流。在感到坦然自得、心满意足或心神不定时,目光交流会发生相反的变化。如果两人身体比较接近时,目光交流就会减少。只有恋人或仇人才会在相距不足一尺距离内仍用目光交流来表示自己的倾慕或者不平。
在谈恋爱时,如果男女双方都因为初次谈恋爱而感到害羞,那么,两人起初很可能会长时间地避开对方的眼睛而看着不同的地方。谈话进行一段时间后,两人又很可能会偷偷地或短促地看看对方,而将大部分时间仍花在看地板或周围的任何一件物体上。随着谈话的继续,两人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也会逐渐增多。最后,两人的目光就会长时间地紧紧地相接在一起,越谈越亲密。可见,目光在人们关系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请你一定要把握好你的目光。
在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是这样观察陌生人的:一般先看一眼,然后转视他方,这一眼算是跟对方打了招呼,但又不干扰对方独处,只是礼貌地故作不在意地一瞥。如果两人目光相遇,双方则需采取一些明显的举动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例如,微笑、点头、问候或更为热情的举动。如要维持不相识的状态,则应回避目光相遇,这样才算是一种礼貌。如果相识者相遇时,双方应先目光接触,再相互打招呼。否则,看人一眼就立即避开,则是对人的蔑视,即认出某人却又不理他,人为地单方面把对方视为陌生人,那就只能是对人的一种轻视或侮辱。
把握好你的目光,让你的目光永远那样恰到好处,永远那样具有征服力与亲和力,这样当你与陌生人相遇时,便能迅速吸引别人的目光,你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发现你的人生际遇发生了巨大改变。
—摘自《心理学与读心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