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
于正1978年2月生在浙江海宁。
于正儿时瘦小怯懦,不爱说话和出门,除了作文写得好,成绩一直不拔尖。而父亲热衷于各类球类运动,喜欢骑着摩托车在小镇里横冲直撞——这显然是生活在不同世界里的两只雄性动物。
年纪尚小时,于正听下了告诫,爱泡在图书馆里。他视金庸为偶像,“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几乎影响了他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
迷恋金庸的于正,未习得快意江湖,反对儿女情长着了迷。确切地说,讲个爱情故事,他信手拈来。而正经地把江湖快意拍成儿女情长,也是他的“本事”。
解读:编剧协作功底大抵来源于此吧。
从演员到编剧
1997年,19岁的于正没考上上海戏剧学院,因为“总是差一口气”,便选择到上戏表演系成为一名旁听生。
他清楚自己不适合这条路——大一他就发胖了,脸上长满痘,汇报演出时还出了糗,全场哄笑之下,他恐惧到全身发抖。
暑假去剧组跑龙套,一句简单台词他拍了20多遍都没过。后来他反思,妈妈也有当众发言就紧张的习惯,这可能是遗传,还是别较劲了吧。
做演员无望的于正,向导演自荐了自己的剧本。
“男怕入错行”的反义句就是如果选对了行业,很容易出成果。不久后,入对行的于正就在编剧界崭露头角。
李惠民无意中看到了这个本子,“他写东西还蛮聪明的”,十几年后李惠民向《中国新闻周刊》描述第一次看到于正作品时的感觉。次年,他把于正招进自己的工作室。
那时,率先进入内地影视剧市场的香港导演们擅长操作一些通俗好看、以情节见长的电视剧,导演过《新龙门客栈》《花木兰》《笑傲江湖》《飞刀又见飞刀》的李惠民是其中之一。
回顾那段时期,于正自述受教于李惠民良多,比如通过在其他作品中汲取故事元素来保持创作灵感不竭,“有时候需要看着导演以前的作品,把情节结构‘扒下来’,以备翻拍”,或者“导演会给一些定好的剧本结构,往里填内容”。而李惠民带来的香港团队也让于正见识到,一流的服装、画面应该是怎么样的。
但于正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李惠民的青睐,因为一周才写一集,“太懒了”,远赶不上有的徒弟一天两集的写作速度,“我真的做不到,因为我写作很固执,我只要自己很喜欢的情节。”今非昔比,2013年的于正仅用一周就完成了《宫锁沉香》的电影剧本。
现在的于正,更愿意将在李惠民工作室近三年的那些经历,描述成“男主角发迹之前的刻苦磨练的苦难史”。
“那时候他多穷啊,吃住都在我这里。”李惠民告诉记者。李惠民结婚之后,于正搬了出来,“租了一间每月300元的小房子,每天打车花40块钱到李导家”——于正的记忆也不是那么清晰了,有时候说打车费30元,也有时候说50元。
他很努力,在上海湿冷的冬天中写剧本,脚趾生冻疮至见骨;但没有署名权,拿不到应得的报酬,“永远没有工资的,到了圣诞节给你一个红包,好兴奋地打开,哇!只有500块。”
于正越来越拮据。2003年初,他离开了李惠民工作室。
解读:
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善于、不适合演戏做演员,就尝试其他的出口开始写剧本,给导演看寻求机会。(多点突破)
遇见识才伯乐大佬李惠民导演,赏识加入其工作室,成为正式编剧,进入一流的行业团队里,并耳濡目染受教于李惠民。(遇见贵人,抓住贵人,跟着贵人学习)
虽做“枪手”,没有自己的署名,却极大锻炼了于正的剧本写作能力及对一流的服装、画面的认知等等。(不要过早争名利,跟一流人才学习一流认知思维)
于正成功学
因为“曾经和李惠民合作过”,于正遇到了一个新的机会:跟随另一位香港导演赖水清到北京发展。
对于于正曾以自己的招牌寻找机会,借“状告李惠民”获取关注,还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谋职。李惠民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年轻人嘛,我不怪他”。
“于正很聪明,知道怎么让自己出名。”他说。
赖水清成了于正心中“第二个对我有恩的人”。但给赖水清的戏还没有写成,合作的公司就倒闭了。于正感谢赖水清的是,他因此留在了北京。
落脚北京开始事业的于正,顶着和最好的两个导演合作的履历,很快获得各种邀约。他接连写出了《烟花三月》和《我爱河东狮》两部作品,这也是于正之后在电视圈十多年来仅有的两部未被指责抄袭的原创剧本。
但剧集播出后反响平平,于正认为这是自己没有写完的、懵懂的剧本,他将没有写完的原因归结为“年轻,都是被受欺负的”。
现在回忆起自己在《烟花三月》的创作,于正仍然很骄傲:“那时候真的很疯狂。写《烟花三月》的时候我的考据癖到达了巅峰,疯狂地想去触摸历史人物,为了写纳兰容若,我和他的粉丝聊,去他的墓地看。”
他还会反复读自己的对白,他承认那时的对白有点矫情;而现在他写台词随便了,“经常都是拿个麦克风,一边说一边写下来的。”
正是因为《烟花三月》,被誉“最懂市场的制片人”阎大可找到于正。两人经人介绍通过一场饭局认识,这是于正提及第三位有恩之人,“大可哥欣赏我的才华”。
彼时,于正住在阎大可刚成立的公司里,日夜不辍地写出了《大清后宫》,“大可哥对我很好,还让我参与定角、美术,参与的很多事”。于正回忆说。
当时的于正,已经不想要“很文艺又有深度”的台词了,他决定走商业路线,还要直白浅显。
编剧于正后来找到了自己的成功学。比如抄袭。
这个标签被贴在诸多于正作品里,并在2014年招惹了官司。
他游走在安全线边缘:抄袭不超过20%,法院就不会追究。
他曾经以此为由,劝说编剧李亚玲结合《胭脂雪》副线和《梅花烙》主线写新剧本。具体到做法的建议是:抄20集,再把剧集扩充至100集。
不过,坏名声背后,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是:于正的确懂得如何迎合市场、取悦年轻观众。
他把编剧当成技术活,写《宫》的时候引入数学公式,精准安排让观众笑、哭的节奏。他也善于把握市场风向和时间节点,穿越剧《神话》热播时他赶出了《宫》,还抢在同题材的《步步惊心》之前上映。类似手法他也用在了《延禧攻略》上,比它提前杀青的《如懿传》如今陷入被碾压的局面。
《大清后宫》自开拍之初便以“内地版《金枝欲孽》”作为宣传噱头,TVB宫斗剧《金枝欲孽》在当时红遍亚洲,被称为宫斗剧的“始祖”。
《大清后宫》成为于正事业腾飞的起点,也是他被指责广泛抄袭起点:涉嫌抄袭《金枝欲孽》和韩剧《大长今》。
然而,2006年,此剧在各地的收视夺冠,受到香港无线、亚视两家电视台褒赞“商业性强”。抄袭的争议也就不了了之。而于正清楚地感觉到,自己“一下子就火了”。
这之后,于正签约进中乾龙德经纪公司,成为该公司唯一签约编剧。2007年,正值范冰冰与华谊兄弟公司解约,中乾龙德拿下了与范冰冰的合作权。
“于正是个很勤奋的编剧,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他写了五集剧本给中乾隆德,中乾龙德拿这个剧本死磕下了范冰冰。”
这是他合作过的最一线的女星,他很看重也很感谢范冰冰,因为范冰冰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介绍了于正,“那时候才有人知道我。”
“之后都很顺了。参与的作品越来越多,收视也好”。到2008年《最后的格格》创作时,于正已成为了制作人。
“资本不关心什么争议,只关心数字,这个行业已经被数字牵着鼻子走,收视率、公司业绩、网络点击量、片酬成本、估值、股价(才是重点)。”在“2014影视制播年会”上,很多影视圈的制作人开始反思。
如何快速吸引观众眼球,成为影视剧市场爆炸性增长背后,是被圈内人反复求解的命题。而于正的剧,总能“有收视率,还赚钱”。
自2008年至今,于正担任制作人的21部电视剧中,除了4部收视低迷的剧集外,“于正出品”基本都能为投资方赚到钱和影响力。所谓影响力,就是话题性和收视率。于正的剧虽然总伴随着“狗血”“脑残”“天雷滚滚”等骂声,却总获得一路飘红的收视率。
“每一部剧都是计算好的”,于正强调自己懂得市场,有商业头脑。
“电视剧观众就是王道,要了解你的观众在哪里,抓住观众的心,赢得收视和经济效益才是我们要做的。”他丝毫不否认“迎合”观众只为经济效益的目的,方法论则唯“简单”二字。“你要表达的主题应该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应该让所有人都接受你的思想,而不是高高在上,最后束之高阁。”
面对质疑,于正不断解释,向别人解释自己,也向自己解释自己。“我是一个比较喜欢玩闹的人,思想上很放纵,不太愿意约束自己。很多时候我知道不应该说这些,但是我情绪到了我没办法。”
这种解释鲜有获得周围人的认同,他们唯一能够被认同的是于正的努力。
“我真心认为我很好,我很努力工作”、“给你们年轻人的一个忠告:只有努力,才能够活下去。”。于正也这么总结自己。
剧集内容的空洞与无脑,视觉设计上的艳俗与浮夸,为逐利枉顾道德与法制,以及人设的油腻,却都抵挡不住他商业的功成。
无论关乎于正的争议声浪有多高,你不能否认的是,"于正剧"早已成为继"琼瑶剧"、"海岩剧"之后,第三个在华语电视圈能被独立认可的电视剧品牌。
解读:
借助平台跳平台,从大平台出来不缺机会。
《烟花三月》虽是原创,但于正是编剧之一,也并未出现在宣传海报上,直到后来的《大清后宫》。
从原创《烟花三月》到有抄袭的《大清后宫》,这跟他与被誉“最懂市场的制片人”阎大可合作有很大关系,成长为“最懂市场的编剧”,进而找到了成功的模式方程式。
你看,李惠民导演、赖水清导演、被誉“最懂市场的制片人”阎大可。
一个带他进入编剧行业,进入一流的电视剧制作团队;
一个是让他去北京发展并留在北京,得到了更多的事业发展机会;
一个教他怎么做出最懂市场的编剧写手。
最终成就了:继"琼瑶剧"、"海岩剧"之后,第三个在华语电视圈能被独立认可的电视剧品牌“于正剧”。(天赋+贵人+平台+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