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夜里,朦胧的天空稀稀疏疏地闪着几颗星光。好久都不曾抬头,安静认真的欣赏这迷蒙的夜空。
记得小时候,晴天的夜晚,是那样的清朗澄明,满天星星一闪一闪的,月光的颜色是皎洁清澈的。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有时间抬头看看星星月亮;曾几何时,那样晶莹剔透的月色,渐渐地蒙上了一层白纱,不再清晰明亮。
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越来越富足,生活上、工作中的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心就跟着越来越焦灼。
白天的伪装、面具,等到了华灯初上,霓虹闪烁,灯红酒绿之时,都可以统统卸下。肆无忌惮的以最真实的面目去迎接夜晚的纸碎金迷。
繁华热闹的夜生活,带给的是表面的狂欢,狂欢过后,更加显得心底的孤独寂寞。对于夜里的安静,没有一定层次的素质修养,内心富足的安逸,精神追求的幸福。有几个人能承受这份孤独带来的煎熬?有几个人有独处的能力?
当我们只顾着埋头前行,疲惫不堪之时,突然到了某个点,这个点就是你想到了最初你看到的那个夜色,你抬头看了看天空。发觉,天空已不再是干净湛蓝,星星不再是亮晶晶,月亮不再洁白无垠。时代的转变,人也不是最初的那个人,心若是想回到最初,已然不能。
于是乎,我们就更加着迷于流光溢彩、花天锦地的夜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复旦大学陈果《好的孤独》一书里说:“为了活在社会的主流内,我们选择了活在自我的边缘外界。久而久之,压抑与麻木渐长,冷漠随虚荣共生。”
当经济基础不那么富足时,我们内心反而容易满足。记得小时候,一日三餐都是米饭青菜,青菜汤泡饭都可以吃得很满足,一个星期有一顿肉那就觉得特别幸福。
渐渐长大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我们吃每一餐都有鸡鸭鱼肉,胃吃饱了,心却是空虚的。
小时候,邻里之间,吃饱喝足空余之时,都会敞开大门,聚在一个阴凉的地方或树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热热闹闹地聊着知道的趣事。
现在,很多人都住到了钢筋水泥屋里,各自都安装上美丽质量上好的不锈钢门,屋里人进进出出,只开着容得一个人进出的门缝。屋里屋外被这道美丽的门隔着,一门两个世界。
甚至有时候,都不知道邻居姓甚名谁,是男是女,长得啥样?小时候的邻居都是伯伯娘娘、叔叔婶婶这样的称呼,而现在,你问:“对门那个是谁啊?”“不知道呗,陌生人。”
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足,差距也越来越大。
end·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