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来的时候都已经是走投无路了。这次不搏一搏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有的疾病通过保守的内科治疗也只是一个“拖”字决,所有的治疗手段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无法根治。而且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发现很多疾病其实跟基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从目前的技术来看,人一出生就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基因了。这个时候唯有手术更换器官好像才能挽救生命。
这一种疾病的进展会呈现出“断崖式”的发展趋势。老温两年前来评估过,当时告诉他他的身体状况还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因为相较于手术风险来说,保守一点生活质量也不会太差。他甚至1个月前还自己开车出门,就因为一场感冒,立马卧床不起了。他顺利的等到了手术机会,可是还是没能挺过感染这一关。做手术的时机真的很重要,太早做,如果熬不过去后面手术面临的排异、感染、康复的事一关,可能会白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应该可以享受的都享受不到了。可是,如果太晚做,有可能等不到手术就已经走了,徒留遗憾。
评估结束后,能不能做是医生提供的建议,什么时候做却也要患者自己拿主意。
老王就心心念念的要手术,他不愿意身上背着个“定时炸弹”过日子,60岁的他退休金并不低,他还想着康复后去旅旅游呢。特别是他隔壁床等手术的4个病友都做了手术了,从重症监护室一路顺风的转回我们普通病房他更着急了。经历了一次假警报,他终于如愿以偿了。可是1个多月过去了,他仍然没有从监护病房出来。我昨晚下班去看他,跟那个我印象中坐在椅子上“乖巧可爱”的老头判若两人,他自己想放弃了,可是他唯一的儿子不肯,仍坚持给他治疗。我也想过,如果那个时候医生劝他晚点做他肯了,指不定现在还能享受一下至少美味的一日三餐,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老李开始的决定跟老王截然相反,他拒绝做,他觉得自己可以等一等,等身体条件更好,等更完美的器官。命运无常,他的病情进展的很快,早上起床到下午就不好了,他也难受的,甚至在听我说医生在抢救别的病人的时候说抢救不过来也就解脱了。
有的时候觉得,决定要不要做手术真的就像是赌博,这个时机,不管是赌对了或者赌错了受罪的都是患者本人。而这个时候,医护人员都无能为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