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846629/0cb326b7e3fae83b.jpg)
凌晨4点,一阵又一阵阵塑料袋抖动的声音弄醒了熟睡中的我,迷迷糊糊中,困倦依旧,人如仍似在梦中。 只是,声音还是断断续续的传过来,在静谧的夜里,格外的刺耳。
我知道,这必定家里那只折腾了我们快一年的小老鼠:小黑的杰作。 顺手拿了个枕头,盖住脸,堵住耳朵,以为可以像以前一样,它慢慢地就不会吵了。
咦?声音不对!外面忽然传来“啪”的一声,接着传来小黑的“吱吱”叫声和伴随着金属的碰撞声。 我腾的一下,从床上弹了起来。
我跑到了厨房。只见一只小老鼠边在金属笼子里横冲直撞,边发出哀叫。 “哈,终于捉到你了!”我开心得直叫。
笼子里的小黑听见我的声音,忽然停止了尖叫,豆豆小眼,死死的盯着我。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着它:原来小黑有着尖尖的小脑袋,灰黑的毛,拖着一条又长又尖的小尾巴,一双小眼乌黑发亮,溜溜的转。
自从过年前,放在客厅的坚果的盖子被咬破,坚果狼狈地滚了一地后。 我们便意识到,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客。
渐渐,我们发现,这个不速之客是以家庭成员的姿态进入的,无需征得我们同意,它只是野蛮霸道地就加入了。
半夜,我们会被忽然的动静惊醒。要是当天的厨余垃圾没及时倒掉,它一定会出来,仔细的再检查一遍,再把里面的肉骨头拖出来,坐到客厅的地毯上,从新再啃一遍。
放在瓶子里的豆子,它会把塑料瓶盖咬开,塑料碎片满地,至于它吃不吃得到,它不管。 只要放在外面的水果,它都会挨个啃上几口,吃不吃得完,它也不管。
它不讲卫生,厨房灶头总会发现它的便便痕迹和气味。 它吵闹,每晚在窗台,阳台上窜下跳,还唱着歌,我们睡不着,它不管。
于是,我们只好把垃圾天天清理,把所有食物密封好,把积水也清理掉,妄想把它渴死,饿死;又幻想某天它会忍受不住,终于打包搬走。 只是,这一切只是我们一厢情愿。
“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我都仿佛听见小黑在我耳边的吟唱。
折腾了几个月,粘鼠胶首先上场,这东西老妈曾经用过,对付这种体积不大的,基本手到擒来。
胶上放上点红烧肉,弄得香喷喷的。只是几天后,鼠胶只是被它挪动了点位置。最后胶都不粘了,依旧没丝毫改变。
再换个捕鼠夹子,直到诱饵都干了,夹子依旧纹丝不动。 小黑不为所动,宁愿瘦着,饿着。
有高人指点说:也许,是我们在放诱饵说这是捉捕小黑的,让它听到了;也也许是这是个曾经捉过它同类的,里面残留的死亡的气息还在,让它闻到了。
想不到,小黑智商那么高,那就只能用守株待兔方法,让它慢慢放松警惕了。
于是,我们买了个新的捕鼠笼,笼子铁丝闪着寒光,机关灵敏,轻轻触动,立刻就会关上门。 里面放上它的同类最爱的花生,固定好笼子的位置。我们静静的布置这一切,一句话也不说。它只是静静的放在那,我们只需等待,如同它一直都在那里,直到我们自己也觉得它只是个摆设。
小黑依然如常出来肆意的放纵,我们只要半夜去喝水就会看到它“嗖”一声便消失的身影。
在笼子放了没多久的一天,突然发现楼下多了一只猫,也许原来是只流浪猫,因为有个好心的阿婆,每天都会拿点鱼骨头给它吃,于是它留下来了。
多了只猫,小黑应该不会存在了吧?只是猫很快由一只,到两只,再变成三只,直到楼下有了三只猫。
原以为多了几只猫就可以没有老鼠了。 谁想到带给我们的只是每天早上的处处粪便,加上每日吃剩的鱼肉骨头在夏日腐败,变得污秽不堪,恶臭逼人,如果遇上下雨,楼下就越发不堪了。
猫越来越发肥胖,体态臃肿,态度越发雍懒。而小黑依旧活泼的到处肆虐。 直到今天凌晨,潜伏半年多的捕鼠笼终于功成身退,结束了小黑寄居的曰子。
原来,世间事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也原来,无论时间过多少,有些东西的存在,无论时间多长,都依旧是不会让人习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