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我对痛苦+反思等于进步的公式说了说自己的看法。这次想聊聊做一个头脑开放的人。

幸得达里奥《原则》的总结,让我从比较系统的角度了解那些过去看杂乱无绪的事情,并开始让我从观念上转变,回过头去看以前的事。
为什么要做一个头脑开放的人,我有很多故事,可以分享。但做一个能听的见别人意见的人,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有与生俱来的阻碍。
我首先讲讲头脑开放我们面对的最大的两个对手。 一个是自我意识障碍,一个是思维盲点。

什么是自我意识障碍,是指我们的潜意识里面的防卫机制,他使我们难以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弱点。
这和我们大脑的结构有关系。
人的逻辑,以及推理能力是受大脑皮层控制的,人类之所以发展出文化,科学,其实都是因为于此。但是负责人类情绪的部位,其实是位于杏仁核,杏仁核比大脑皮层还要原始,是在人类千百万年的进化中不断演进的。相比于理性的大脑皮层杏仁核就像一个斗犬,他始终处于比较亢奋的状态。 理智和情绪就像两个小人,经常会打架。所以我们总是能听到别人说,情绪是最难控制,情绪并不是在你的理性大脑的皮层直接控制范围以内。所以理性被打趴的人经常发现自己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想减肥,可情不自禁又一块蛋糕下肚。受到善意的批评,和听到虚伪的称赞,就是觉的后者顺耳……

因为杏仁核其实有很多我们非常原始的需求,而且不容易被人察觉。害怕失去别人的爱,需要生存,害怕死亡,要让自己有意义,害怕自己没有意义。这就是很多自我意识障碍产生的原因。
所以这就好理解了,通常别人指出你的错,杏仁核就会跳出来,会下意识的把当成一种批评,甚至是对你的一种攻击。尽管大脑更高级的部分能够理解,有些批评其实对你有利的。
前些天,我们一组人在做手术,主刀是我们一个不太打交到的m君,因为用的是新机器,所以大家不像以前那么熟练,m君也做的比较慢,可是手术进行中,有些部位开始出血,而用于止血的单极线间歇性失灵了,这导致m君开始焦躁,在往复了几次后,我看到设备的运行指示,我才搞明白,原来是m君炒作不熟,好几次踩错了踏脚,造成设备坏了的假象。然后我善意的告诉他把脚换过来,这本来是一句很平常的话,m却上来情绪,像是权威受到了我们的挑战,梗着脖子说,哪里踩错了,怎么会踩错!最后要更换单极,而大家只能中断手术停下来等待,尽管在我看来什么都没问题。
生活中m是不错的一个人,也受过高等教育,显然曾经明白听从别人意见的重要性。但被指出错误,受到紧张情绪,收到批评他就是被情绪控制。而人都是这样,一旦被情绪控制,被杏仁核绑架就开始听不进意见,甚至一意孤行。
被指出错误会被被当成攻击,这个我们一定遇到过吧,有体验。但是有时只是对你完美性的评价时,你的自我意识也会出来,我再讲一个很普通的事情。
去年我在杭州认识一个刚工作的男孩,他和我一样是江西人,。在我眼里他是一个谦虚又有点固执的男孩。初来乍到,我对他会多关心一些,但我没想过一些很平常的话会激怒他。
有一次,我和他恰好一起回家,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他一贯话少,但期间,话题就聊到了车,他巴巴的说了很多评价。️有点小懂,那我:你觉得三系如何?
他不太了解,也不太感冒,又把话题转移到其他车。我知道他家里有车,就随口问了一句:那你开什么车呢?
他说:现代。
我脑瓜子转了转,本想说点什么好话,却发现对现代的车没多少了解,然后回答——哦。
这一下让对方感到难堪,哦是什么意思?我也马上意识到这个哦确实是不太礼貌的,我看到他的表情,明白了我一个简短的回答,让他误以为这可能是瞧不起。
我感紧切换了其它话题:诶,你前面说你爸爸要买奥迪,如果你再买一辆,是不是再买辆A4。
老乡还没有从前面的气氛中出来,可能是感觉刚刚受到了羞辱,提高语调:那我至少要买个A6。
我略带惊讶,这么年轻的人,会喜欢这么成熟的车。又开始打趣,发表我的意见——这车都是给官员,老板啊坐的,有点年纪得人,哪里符合我们年轻人的个性,A4绝对够了,吧啦吧啦。
最后他索性不接话了,有点生气回:我就是喜欢。
我也自讨无趣,结束了这个话题。
我觉得这是一件小事, 不过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句话,那也是一个头脑不够开放的事情吧。
在14年的时候,我刚刚工作,是一个职场新人。那时,有个浙大校医院的女生来我们科进修,人是漂亮有趣的,不过她虽有工作经验,但是既然进修也算新人了。我和她也算是同病相怜,都是底层。一来二去,我们就很亲近。有一天,她约我出去吃饭,我也对她有好感就去了,可是单独见面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愉悦,只有不知道怎么开口的尴尬,以前聊工作了,我总比她更懂一点,可是现实中,她其实更像个姐姐,而不是我以前认识的瓜皮。她很多话题,都让我觉得,她是大城市来的,而我是小地方的,这让我更有点发虚。对于这种角色转变我不知怎么适应。可是又想证明自己,这搞得自己都有点情绪不正常,这么一弄,就弄的大家都很不自在。最后我送她去了车站,我们互相都认为没有必要再互相了解,快要上车了,她有点怨气的说:我发现吧,你们很多江西人都这样的,自尊心特别强,我见过好几个。
后来不多久,他就回去了,我都忘了有没有再见过。
不过最后这话很神奇,我一直记得,当时的场景,我呵呵以对,长久地觉得自己没有做错。想到这是一个批评的话,更是认知地图炮,以偏概全。
然后又过了很久,我才懂了她的意思。
他给我的教训是,我和我的同乡其实是一样的,因为心里面的不适,因为自尊心,感觉到对自己的一种完美性的评价,自我防卫意思就会跳出来,让我们或固执,或敌对,或忽视。所以无法听到别人给的意见。
假如我能够早点意思到这一点呢,我可能不需要这么久才发现自己的很多问题,本来很坏的结果,也应该可以是多么好的结果。
而我的同乡男孩,如果他不这么固执,我会愿意给他很多意见,肯定会比他自己一个人决策更好,他不会重蹈我的教训,这也会帮他他快速的融入新的队伍,陌生的环境。
自我意识障碍,还有其他的方式阻挡你。
因为我们可能更注重自己是否对,而不是去发掘真相,所以我们会不经过妥当的测试,就相信自己的观点。我们尤其不喜欢直视自己的错误和弱点。
很多人的聊天方式,自顾自的在那里讲个不停,希望对方明白他,相信他说的话。如果他们讨论时,对方不理解,不同意,他们会抓狂,我擦,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更甚,有的人会吵起来,发火,总觉得自己才是对的,谁也不服谁。
大学时,我参加过辩论赛,回过头看,这特逗,开始我是没立场的,但是我一旦知道自己的辩题后,就立刻对这个观念深信不疑,
当我觉得自己的在理时,脑袋里就愤愤不平,这么明白的道理,你们就是不懂。让后对方讲道理,我就会觉得,都是漏洞,都是歪理。甚至一时间问到我哑口无言,我脑瓜子嗡嗡,你懂个屁,不想和你废话!
最后大家谁也不服谁。就算结果出来了,也可以不服。
我们就是这样,理智总被情绪控制,因为对弱点和错误的恐惧,又一次将风度,开放的头脑,更好的决策按在地上摩擦。开放的头脑被自我意识障碍阻断。
未完待续 后面还有思维盲点 和 头脑开放的一些方法将介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