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旦前夕,我接到师姐的电话,她说她要离开华为了。师姐的专业是计算机,我的专业是经济学,我跟是在学校社团工作时结识的。师姐在华为5年,算是半个工程师,薪酬待遇自然不错。我问她离开的原因,她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内心不平静”。我本想追我她为什么内心不平静,可到嘴的话还是咽了下去。我突然想起白岩松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不平静,就不会有幸福。师姐有了家庭,孩子健康活泼,老公也是华为的,二人感情和睦,也没有经济压力。按照常理,师姐不应该会有这样的感觉。
师姐见我沉默,便猜到我想问却没有问的话,便直接说了出来。她说华为很好,这5年让她成长的非常快,但如今正经历着幸福感知迟钝的阶段,由此引发内心极度的不平静,工作的时候心不在焉,感觉人在飘着,没有根基、没有营养、没有激情,只有机械式地重复着麻木的工作。挂了师姐的电话,我陷入了沉思。
在我脑海里渐渐呈现这样一个画面:当我望着身边同事办离职手续时,不由自主地问了自己,什么时候是我呢?带着这样的自问,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想的越多,内心越发的不平静了。因为,我忽视意识到几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你当前处于职场什么区域?
努力奋斗真的可以成功吗?
拧干时间工作还剩下什么?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不断思考,希望能够找到标准答案。但是,找来找去,发现根本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越没有答案,内心就越发恐慌。我突然想起自己在高中读书的时候,高二的有段时间在做题目时总喜欢做完一个题目就去看标准答案。做对了,就高兴;做错了,就丧气。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没有答案心发慌的心理。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就会精神恍惚,因为我看不到标准答案。直到高三的时候,我的数学老师跟我说,标准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自己的答案。这句话听起来比较拗口,所以当时也没有太在意。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真正的答案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自己给自己的。所以,对那三个问题,我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1.离职之前,你处于什么区域?
“干得累死累活,如果出不了成绩,领导就认为你没有能力不够勤奋,这是最让我感到心寒的。”
“我只负责组装,这是一项丝毫没有挑战性的工作。突然怀疑自己这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学费是不是白交了。”
“我不确定我会在新公司呆多久,当有一天它让我失去兴趣的时候,我还是会找下家。”
……
离职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不外乎三大驱动因素:一是薪酬不待遇低;二是没有发展空间;三是工作环境不顺心。对每个职场人来说,离职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有没有想过,你找的这些离职理由只是披着华丽外衣的棉絮,经不起自己一个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的审视和反问。说的直白些,就是临阵脱逃。在职场里,从“菜鸟”到“老司机”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
通常来说,毕业后的第一个五年职业生涯属于“苦工阶段”,主要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上被支配无法发挥专长和潜能;二是人际关系上被管理,感觉被动。而后五年职业生涯属于“技工阶段”,这阶段你在专业领域可能独当一面,能够展示自我价值,而且可能步入你所期许的管理岗位。所以,在我看来,年底加入“离职潮”的人多属于“苦工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人,当你们在考虑是否离职时,能否给自己一个安静夜晚,给自己做个检视。
你目前所做的工作是否需要付出更多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做好,这让你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人在接受任务的时候,人的心理有四个区域:
舒适圈:在你已有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交待的任务
学习圈:需要自己额外学习相关知识才能完成任务
挑战圈:远超自己的能力范围但有信心去完成任务
恐慌圈:远超自己的能力范围没有信心去完成任务
PS:恐慌圈与挑战圈可看作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正面积极,反面消极。
从现实中来看,在国有企业中,大多数人都处在舒适圈内。在这个圈内自己不需要付出额外学习和努力就可以获得高出行业平均薪酬水平的报酬。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成为国有企业的人事标签,而恰恰在这个圈子里的人能力往往很难在提升。“饱暖思淫欲”,心思已经不在工作上了。如果是因为想要跳出舒适圈去迎接更有难度的工作,进入学习圈或挑战圈,我觉得这个理由可以让自己信服,经得起时间考验。倘若是在恐慌圈而选择离职,那这样的决策我觉得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如果每次遇到困境就选择逃避,这样的人生不会精彩。
所以,建议在做离职决策之前请给自己一个检视自己的机会,了解自己目前处在哪个阶段,哪个圈子。搞清楚了,再做决策不迟。
2.努力奋斗真的可以成功吗
在我们读书时,耳边经常听见的是“努力读书,将来考大学”;在我们毕业进入职场的时候,耳边经常听见的是“努力工作,将来赚大钱”。拿读书阶段来说,只要智力还算可以,努力在通常情况下会获得成功,考上大学,只是大学的等级可能不同。但是在职场阶段,我们非常努力,但往往很难实现赚大钱的目标,甚至连生活都无法保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相关性分析来看,我们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考取大学)=b0(其他因素) +b1(智力因素)*X1(努力程度)
在这个模型中,b1智力因素属于天赋,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相对稳定,但是天赋真正发挥是需要开发的;b0是其他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家庭条件因素等,对个体而言是相对不变的。B1*X1的综合结果就是【学习能力】。个体越是努力,学习能力就越强,考取大学的成功率就越高。这就是这个模型的内在逻辑关系。
而对职场阶段来说,赚大钱这个目标则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简单概括为三个:智力因素、情商因素、机会因素。由此,我们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体如下:
Y=b0 +b1*X1 + b2*X2 + b3*X3
其中b0为其他因素,b1为智力因素、b2为情商因素、b3为机会因素;X1为努力程度、X2为锻炼程度、X3随机概率;b1*X1综合结果是【工作能力】、b2*X2综合结果是【人际关系】、b3*X3综合结果是【有或无】,用数学语言表达为0或1;Y为赚大钱,更具体说是获得预期回报,包括薪酬待遇和职业生涯。
从这个三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看,实现Y取决于三个变量的共同作用。职场中努力工作的结果是提高工作能力,但若忽略了X2或X3这两个因素,若只通过努力想要成功恐怕只是空谈了。这也是职场当中经常出现的情景:“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总得不到我想要的回报。”反过来,你在一个公司对于是否有发展空间,其实你大概是知道,因为努力就是为了那个目标而去。在这样情形下,b3*X3的结果是1。这样模型其实从三元转变为二元模型。在二元模型中,非常明白地告诉你,如果要想成功,除了努力,还需要在另外一个地方花费精力,那就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把双刃剑。人际关系处的好,会有人指点你这里有“坑”,那里有“坑”,而这些“坑”根本是你意识不到的。甚至,如果没有人指点,你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在“坑”里。如果人际关系不好,无论你多么努力,对你预期想要获取的成功,只是一种无意义的体力或精力消耗,我把他定义为“无效努力”。
身在“坑”里的你,本身就比竞争者矮了大半截。所以,对于那些因为抱怨天天加班依旧浑浑噩噩的朋友们,请你们好好静下心来思考思考,你现在所做的是不是“无效努力”,而不是把原因归结到领导的不认可,同事的不待见等客观因素。只有认清了事实,做出的决策才是最有效的。
3.工作的“CPU”是什么?
无独有偶。我目前在A股重仓的是一只人工智能概念股。早在2016年3月份AlphaGo战胜韩国棋手后掀起人工智能投资热潮。2017年1月初,网络棋手“Master”连续战胜中韩10余名顶尖高手,再次将人工智能成为世界焦点。罗胖子在2016年跨年演讲里也提及人工智能,说它是个“比脸还大,比肾还虚”的话题。尽管如此,世界IT巨头诸如谷歌、苹果、微软都在投入巨资进入人工智能市场,国内BAT三巨头也同样投巨资进行战略布局。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搞不明白,这跟我们工作有什么关系?请记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已经实现自动化的行业中,机器将更加巩固自身地位,比如流水线生产、仓库装卸、农场采摘等行业,而人工智能机器人则将渗入白领工资领域。根据日本《东京新闻》2016年8月份报道,东大医学院研究人员利用IBM研发的Watson系统来病人进行诊断,10分钟完成确诊并提供治疗方案。如果人工智能连医生都可以取代,其他行业就更不用说。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未来5-10年,你所在工作岗位还会存在吗?你所积累的专业知识能否帮助你在未来获取竞争力?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我就在想,如果拧干了时间,我们的工作还会剩下什么?通俗的说,我们工作的“CPU”到底是什么?是金钱、专业技能、还是职位?
那么,这个“CPU”到底是什么?
我将它称之为“可迁移能力”。虽然很多工作都存在知识的差异化,但根据相关研究,不同岗位的工作能力约有70%是相通的,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
读懂对方需求的能力
针对需求快速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
快速学习或整合方案所需新知识或信息的能力
在职场中,我们可能经常会到问题。对同一个问题的看待,不同态度对导致不同的结果。打个比方,两个都是项目经理,在其对客户所提出要求之后给出的反应:
“今天客户提的这些要求虽然苛刻,但我们确实有做的不到位,尤其是在与客户高层沟通、项目进度管理等方面比较薄弱。这周我们得好好研究、研究,如何缩短这些差距。”项目经理A说。
“这些客户要求真是变态,这样差不多就行了嘛!哎!我怎么摊上这样的客户,搞的天天加班,烦死人了!”项目经理B说。
如果说A和B是在同等条件下,同一批进入公司的,不出三年这两人便会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出现明白变化,这种能力的变化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后期的职业生涯变化。我们从项目经理A的言语来看,项目经理A首先是认可客户的需求,紧接着是查找问题,然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且明确目标。遵循这样的逻辑执行,项目经理A便会逐步构建他自己的“可迁移能力”,并且将其付诸实践不断进行迭代和优化。所以,我们基于项目经理A可以构建一个“可迁移能力”模型,具体如下:
对拥有“可迁移能力”模型的人来说,即便跨行业从事另外一份工作,依然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这种能力,也可以看做是“系统思维”的具体应用。
所以,当你在选址离职的时候,剖析一下自己,在当前这个工作岗位中是否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可迁移能力”模型,还仅仅停留在应付工作层面?如果是后者,离职对你来说,到哪里都是一样,哪怕是在薪酬上有些变化,但这些增加的薪酬会对你未来的生活会取得很大帮助吗?我想,你比我更清楚。
后来,师姐把她的离职信发给我了。当我读完后,我才真正明白师姐为何“内心不平静了”。但是,从她的字里行间里,师姐对她在华为的五年职业生涯有着深刻地认识。如果按照上面传授的三招,师姐可以“出师下山了”。诚如她在微信里给我写道:“每年有大批的小鲜肉“投身从军”,要么淬炼成金带上红杠,要么自废武功后回归社会,后者我们称之为“毕业了”。我的学制五年,综合成绩B+。”
最后,我不禁在想,我的“学年制”会是几年,综合成绩又是多少?
说明:
如果,想知道师姐离开华为后,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请留言,共分享!
本文是思文扫地原创,联系作者可与i毒药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