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
做家务的时候看剧,是唯一能让我甘愿站在那里洗碗切菜熨衣服而不觉得无聊的办法,供参考。
最近在二刷《绝望主妇》。有一天边洗碗边看剧,我老公走过来说:这部剧你看了这么久还没有结局吗?
我呵呵:早就结局了,播了八季,我二刷呢。
他也呵呵,走开了。毕竟我可能马上就要跟他聊谁该洗碗的事了。
这是那个温暖的故事
想说的故事,就是近200集《绝望主妇》中,第100集的故事。
这一集是跳出主线的一个小故事。修理工Eli在退休前一天给主角之一修屋顶的时候突发心脏病去世,引起几位主角的深切悼念,因为这位小人物在不经意间治愈了几位主角,甚至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
搬去郊区的前名模Gaby,处处要显示自己的优越,Eli告诉她,她需要朋友,需要放下姿态,需要坦诚。从那时起,她向几位女朋友勇敢表露自己的脆弱和孤独,收获了最好的友情。
一直被家人无视甚至反感的Bree,想写烹饪书,却被丈夫嘲讽。Eli捡起了她扔在垃圾桶中的手稿,后来在Bree最失意的时候还给她,给了她创业的力量。她的书不仅教烹饪,更传达她一直尊奉的传统价值,那才是她真正力量的展现。
看重事业的Lynette由于工作的事情分心,把刚出生不久的女儿落在了车里,被Eli发现。他安慰极度自责的Lynette,说她太辛苦了。怀抱小婴儿的Lynette那一刻明白了她最珍贵的是什么,直接挂掉了工作电话。
Susan在经历两次婚姻终结的时候,Eli负责帮她换锁,此外,他让Susan知道,她是一个既能全情付出又能在感情受伤后整理心情赤心如初的人。而一向乐观的Susan,也确实很快走出了阴霾。
而在所有这些事之前,有一个人改变了Eli的人生轨迹——第一集自杀的Mary。刚搬来镇上的Eli,穿着破旧拎着工具箱四处找活。Mary看到他鞋子上的破洞时,Eli认真地将破洞遮上。这位也许穷困但是体面的修理工让Mary动容,她用恳求的语气,让Eli帮她修补花瓶,并把他介绍给其他邻居。
Mary自杀的那天,Eli感觉到了她有心事,但是没有追问下去。从那以后,他试图不只是修补物品,还在别人无助时试图修补他们的心。
可不可以做那个温暖的人
像Eli一样,我们每天都会碰到不同的人,让我们觉得他们做了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或是处于一种不太好的状态。
我们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我们在推论他人行为和态度时,往往会存在一个基本归因错误:总是认为不好的原因来自个人特质,如他的人格,他的能力等。这样做,让我们很轻松用一句话概括事情:他就是这样的人。毕竟,我们没什么兴趣研究他人的行为或状态应该怎么去改善。
所以,我们很容易说:
“他有什么好闷闷不乐的,就是不知足”
“他因为这点事情难过,承受能力太差了”
“生个孩子说什么产后抑郁,太矫情太娇气”
“这件事情没处理好,真的是情商堪忧”
评价别人多简单,指责的时候也许还能顺带显出自己的优越感,似乎自己就比被评价的人好很多。
而当我们努力做一名强者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去做那个虽然难一点但却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选择呢:抛开下意识不经思考的评论,理性思考原因,哪怕做不到感同身受,但至少会发现,我们更懂了,更平和了。
或者再强大一点,做再难一点的事儿,也许你也可以去修补别人的生活了。
后话
我想起了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探讨道德从何而来,我们为什么会帮助他人。今天我只想感受和分享人性的美好,下一篇也许可以聊聊理性的道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