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天是2023年10月5号

今天是2023年10月5号

作者: 昌平老刘 | 来源:发表于2023-10-04 11:48 被阅读0次

说起我对北京市区最熟悉的地方,只有北京儿童医院才算得上。

也难怪,儿子每年总会感冒那么一两次、两三次,而每次感冒,几乎都是雷打不动的去北京儿童医院。

儿童医院里面,总是那么热闹。熙熙攘攘这样的词汇,都有点不能形容里面的人多,用摩肩接踵,倒比较相似。因为真的是人挨人人挤人,有的地方转身都困难。

但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那么多人。比如静脉采血这里,就有很多空闲的座位。能够在儿童医院找到坐的地方,本身是一种运气——除了静脉采血这个位置。

从地理位置来说,儿童医院在西二环的西侧,紧邻西二环。它的北面是月坛南街。而月坛南街向北几百米,是月坛北街。月坛北街与月坛南街之间,是月坛体育中心。

大约早上八点半,我带着儿子从阜成门地铁站的西南出口出来,预备赶往月坛体育中心的北门口。

沿着西二环的西侧人行道向南走,只有几百米就能走到月坛体育中心的北门口。然而没走多远,我听到身后儿子喊了一声爸爸。

我停步转身,看到儿子两脚分开,双手拄着大腿,头低下来,嘴里往外吐口水。我知道,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没能避免。

只有不到两米远,我走回到儿子身边的时候,儿子已经开始了激烈的呕吐。这样的场面见过多次,我并不是很担心,只是有些心疼。

据说晕车是天生的毛病。比如我,也有这样的毛病,所以儿子呕吐的时候,我特别能体会他身体不舒服的那种感觉。正是因为我有切身体会,才更感觉到心疼儿子。然而我知道,除了站在一边给他轻拍后背,递给他纸巾,递给他水杯,我什么也做不了。

儿子还是很坚强的。呕吐结束,他说:“没事了”,然后继续跟我走。

我跟儿子说,这是没办法的事,自己的身体就是这个样子,可是现在这个社会,不外出,不坐车是不可能的,所以尽管晕车难受,也只能靠自己的意志来克服,难受也没办法。

儿子没有说话,一边走路一边点点头。其实类似的情景,类似的对话,已经有过多次,说,也仅仅是我自己的心理安慰,对儿子,于事无补。

我晕车就很严重。记得最不可解的一次,是上大学时坐在教室里跟同学们讨论起来晕车这件事,我突然就产生了晕车的感觉,并且呕吐起来。

然而我也有一样好处,就是坐火车,坐地铁不会晕车。所以外出的时候,我会尽量坐火车、地铁。另外,开车的时候,我不会晕车。再就是,随着这些年的锻炼,我晕车的症状,有了很大缓解。一方面不再那么容易晕车,就算晕车了,也不再那么难受。

儿子又不同。不论是汽车火车、公交地铁都会晕车,只是在火车与地铁里,晕车的概率偏低,但是总次数来说,也不算少。

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社会,早已不是一百年前的封闭情形,不管做什么,都有可能涉及到坐车。所以尽管晕车很难受,还是要去坐车。比如今天。

跆拳道馆长十多天前发了一个通知,本月末北京市会有一个比赛,据说场面比较大(用馆长的话说,有两三千人参加),还要举行开幕式。开幕式上,需要一个百人表演方阵,希望儿子能参加。

我说这是好事情啊,没问题的。

今天来月坛体育中心,是来参加这个方阵的排练。儿子所在的道馆来了17个人,大多数人是一起坐中巴过来的,儿子是特例,因为他坐中巴肯定会晕车,所以我带他坐地铁过来。

然而还是没能避开。

月坛体育中心的北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家长、小孩等。有几批是来参加足球比赛的,孩子们都穿着正规的比赛服装。从大门看进去,足球场上已经有了几十个孩子,在做着热身运动。

穿了跆拳道服装的孩子,零零散散的也有一些。这几个跟儿子一样,到的有些晚了。大门口值班的警卫不让家长进去,过一会儿出来一个穿着跆拳道服装的大人,看样子是教练,看到儿子他们几个,说赶紧进去吧,都已经开始了。

于是,我空闲起来。不过对这么一大段的空闲时间,我早有准备。看书,写文章。担心手机电量不足,还专门带了一本纸质书,是一本二十四年前出版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书,《超越与超拔》。

因为一开始并不知道家长不能进入体育中心,所以对于在哪个位置看书,并没有具体规划。看到儿子进去了,自己只好信步走一走,然后就想到了一条马路之隔的儿童医院,关键是静脉采血那个位置空闲的长椅,对我有了绝对的吸引力。

从我住的地方来儿童医院,相对来说比较方便。坐地铁,一趟就可以,都不用换车,在复兴门或者南礼士路下车都行,然后溜溜哒哒,步行过来。

这个情况,是导致每次儿子感冒必定会来儿童医院的原因。如果来一趟很不方便,肯定就不会这样选择。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一趟地铁就能抵达的地方,绝对算得上交通方便了。

任何一个人所能做的事,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能否想到,打算去做。另一个,就是有没有能力做到。

别的不说,晕车这件事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就说回母校吧,自己在北京上的大学,工作地点也在北京,按说应该经常回去母校,经常性地与母校保持联系。

然而自己没有做到。固然有自己思想上的问题,但是核心因素,是晕车。从毕业后分配的单位到母校,大约有四十公里。就算在三十多年前交通没有今天方便,公交系统仍然是足够用的,只要倒上几趟车就能到。

然而晕车的那种死去活来,让我视坐车为畏途。凡是需要坐车去做的事情,自己一概不喜欢,但是有些事情,不得不去,那只好舍得一身剐,而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事,基本上就坚决回避掉了。

仅仅是晕车这么一个缺点,就让自己失去了许多与外界交往的机会,这直接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本质上间接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样说也许不合适,因为晕车的难受是自己第一位要排除的)。

我很确定,因为将就了自己害怕晕车的心态,自己损失了很多。虽然无奈,但是不希望这件事情对儿子也产生同样大的影响。何况几十年过去了,儿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坐车的需求会更多,多很多。

这就是为什么明知道儿子可能会晕车,还是勇敢地带他出来,让他呕吐过后,空腹去参加训练。心疼,不能代替需求,这是一个不坐车就没办法生存的社会,只能去适应。

这样的人生经历,不可避免对进化论有更深层的理解。

就在刚才来的地铁里,看到这么一幕。对面座位上有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手里拿着手机在刷短视频。他的母亲(?)坐在旁边,几次想劝说他停下来不要再看,甚至到了动手抢夺的程度,但是最终,也没能阻止孩子接着看下去。

也许知道自己没办法管住孩子,家长干脆不再努力,而是在一边跟孩子一起看了起来。孩子另一边坐了一位中年女性,也在偷眼看孩子手机上出现的视频,看得出来,她们三个都很认真。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这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他喜欢看手机,并且一路一直在看。家长的口头反对直接无视,而家长伸手抢夺,也在他的机灵躲闪下遭遇了失败。就这件事来说,小男孩成功了,做到了做自己喜欢的事。

然而很多时候,人是没办法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身能力或者说条件的限制,比如晕车。

能够适应坐车的需求,坐车的时候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样最好,这样就可以任意坐车。晕车的人,如果没办法适应,那就只能不去坐车,那也就会失去很多需要坐车才能抵达的结果。

进化论的结果,就是能够适应晕车,就能够得到那些需要坐车才能抵达的事,否则就没办法,也就会失去那些。

自己晕车症状的减轻,其实也是不怕死的努力去适应以后的结果。二十多年前,因为换了新工作,必须要不断打车坐车,于是自己专门用一个礼拜的时间,每天就是不停的打车坐车,晕就晕了,吐就吐了,死就死了。

当时的自己心里很明白,如果不能跨过晕车这道坎,就没办法实现自己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目的,那就干脆当自己死了,任它晕去吧。结果是一个礼拜下来,晕车的感觉不再那么可怕——不是不再晕车,而是不再害怕晕车。

对儿子,虽然血脉相连,心疼不已,自己也只能在坐公交与地铁之间,替儿子选择地铁来减少他晕车的概率,但是不坐车,不行。

相关文章

  • 今天是六一,今天是

    果然倾诉还是不适合我 把不好的事总结一下才发现有那么多 可能真正的原因是,树洞真的是树洞 把话头扔进去 也没有任何...

  • 今天是,

    想说却不想多说的,今天有很多。

  • 今天是........

    我是个英语老师,在青岛工作。当时选择来青岛是因为这边的教学平台比较好,后来来了这儿,发现确实平台好,但是生活压...

  • 今天是,

    黑色系列。

  • 今天是……

    2018年12月31号,想着这是2018年的最后一天了。 2018是神奇的一年,因为今年冬天下雪了,哈哈,是一件很...

  • 今天是?

    3月2,离315很近了,虽然315我并不参与,但是大多数人是这天发工资,大多数的有问题的商品是这一天被揭开,或...

  • 今天是…

    当你准备做一件事时,请坚定地开始,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犹豫上,越晚去行动,成功也会越晚。也许我们从未准备好,但是不去开...

  • 今天是小年

    我一直在追求简单直接不累赘不矫情的表达方式 自从你跟我说明年带我去你家 表面上不置一词波澜不惊的我 其实内心早已波...

  • 今天是六一

    六一学校联欢会 爸爸妈妈齐到位 最美家庭有我们 合影留念有意义 感恩老师辛勤育 宝宝表演全都会 会后爸爸和妹妹 奶...

  • 今天是520

    今天是520,很多情侣们,开始她们的秀恩爱模式,而我……并不羡慕他们,因为我知道,一个人挺好的。无所谓吵架,冷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天是2023年10月5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yy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