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只要我们捣蛋,不听父母的话,就会被揍一顿,要么就是被吼,哭都还不能大声哭出来,不然还会揍得更狠。
然后自己一个人就在那里,悄悄的哭,一直伤心到另外一个人的介入。
最后情绪就那么在心底压着,遗忘消失。可是长大以后,那些仍然历历在目,我们没忘记,似乎又忘了。
你会在突然想起来时讨厌为什么爸妈那时那么凶,那么霸道。
很羡慕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哪方面都比我们那个时候要好。
但是,孩子与父母间的关系,很多很多的家庭还是存在着。
老师的课里学习到通过陪画,可以改善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1.
孩子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情绪,发泄自己的烦恼,他们的心情就是他们笔下的那幅画。
当时老师发了好几张孩子的图,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小朋友:
画了一个小人儿,头上冒火了,还把头顶图上了红色。
他告诉他的妈妈因为他很生气所以才会画头顶冒火的样子。等他自己画完那张画,心里的情绪也没有开始那么大了。
除了发泄情绪,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2.
有一位妈妈四十多岁了,讲到:她有三个宝贝。因为一个人照顾不过来的原因,她的大宝贝就成了她的小助手。
平时有什么事,她都叫大宝贝帮她做,在日复一日中,她理所当然的习惯了孩子的付出,都忘了孩子还只是孩子。
在后来的学画课中,慢慢的加入孩子的世界,才明白那还只是她的一个孩子,孩子帮不帮是一份情分,而她已经忘记了孩子的身份。
当时听完她的讲述,内心其实很理解那种感受。
对于一个人照顾三孩子的妈妈来说,真的太辛苦了,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帮到自己觉得自己可以解脱一部分,那为什么不让孩子帮帮忙呢?
但是当她陪着孩子学习以后才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也许是真心愿意帮助妈妈,可是妈妈却忘了她还只是孩子,所以才会有陪画的改变。
画画似乎是天性。无论是什么样子,我们都喜欢用笔整上几笔。
3.
我家小宝贝目前是看到我跟小姐姐拿笔写东西她也要来画一画,拿着笔在纸上随意画,这一本划完了,还要继续下一本,管它是绘本还是卫生纸,无一幸免。
看得我心慌慌,好好的一本绘本就被她画的脏兮兮,惨不忍睹。
内心只能想着反正是给她看的玩的,想生气也气不来了。只是会给她说让她要保护绘本哦,坏掉了脏了想要看就不方便了。
画画与看绘本感觉都是能让人静下来的好兴趣。
现在她自个儿都可以翻着绘本看好久。看完这一本,自己去拿下一本,看哪一本,都是她自己说了算的那种。
关于画画,在宝宝刚出生没多久,我就买了好几本简笔画,想着到时候给她玩。她爸爸当时就说:“宝宝还这么小就买这种,她要会画就好了。”
反正那意思是怪我瞎买。事实是并没有白买,上面的简笔画图画她仍然喜欢看。
关于孩子绘画并不是像我们成人所想的那样:会画一个完整的东西才算是所谓的画画。 那样会失去画画的真实,桎梏了孩子的想象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