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642991/83cfcdf1c6be5ab9.jpg)
近几年,台湾电影在文艺生活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每年都会涌现出一些非常好的作品,例如17年的《大佛普拉斯》和《血观音》。今天想要聊的这一部,是18年在金马奖上很受欢迎的台湾电影《谁先爱上他的》。
这部电影不同于《call me by your name》讲述甜蜜的爱情,它讲述的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既不矫情也不做作。
宋正远先生在三个月前因为癌症去世,他生前买的保险的受益人是一个叫阿杰的男人。这是故事的开端,也是故事的导火线。
电影从儿子宋呈希的角度出发,去看这个大人的世界。他受不了母亲整天的碎碎念,像打鸡血一样没日没夜地唠叨,受不了母亲的眼里只有钱,于是离家出走跑到阿杰家,他也想知道父亲为什么不回家?父亲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个男人?他一开始认为阿杰是个坏人,是他抢走的自己的父亲,把母亲气的半死,为什么父亲去世了这个男人不感到难过?后来他知道了其实阿杰并不知道保险金受益人是写得他的名字,他知道了父亲与阿杰的过去,知道的父亲得癌症后一直是阿杰在照顾父亲,他知道了他不是坏人。
宋呈希的母亲刘三莲,虽然开口闭口都是钱,但是为了这个家庭操碎了心。她一开始确信自己完全没有错,几乎与所有人都水火不容,感觉所有人都对不起他,老公去世了保险受益人竟然是一个男的,儿子也跑去和自己的敌人住。当这种讨厌积累到极点,也就变成了恨。他做了一件伤害阿杰的事,告诉阿杰的母亲“你的儿子是抢别人老公的同性恋”。其实,虽然刘三莲想要钱,但是她在心理治疗师面前说的那番话表明她真正要的只不过是找回那个无法被找回的爱,哪怕就只是一点点。她努力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到头来却得不到丈夫和儿子的理解。当她在那场舞台剧上看到那串风铃,听到了风铃的声音,她知道了阿杰一直执着演那无人问津的话剧的原因,那是一场真正的告别的仪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8642991/41496dd9a44b6d04.jpeg)
小王阿杰,电影对他的刻画没有刘三莲那样直接,而是通过不断插叙,回忆,像一块块拼图一样拼凑出来。宋正远在十多年前与阿杰分手,选择正常的婚姻,但当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宋正远决定要在去世前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于是回去找阿杰,在阿杰身边度过了最后的时光。阿杰问宋呈希什么是一万年,阿杰说:“当有一个人说他想当一个正常人然后离开你,从那一天开始之后的每一天,就是一万年。”宋呈希在这一刻明白了阿杰为什么没有表现很难过,因为他的心早就被掏空了。物极必反,当你没有真正走进一个人,也许你就不会知道平静的下面其实暗流涌动。当阿杰与母亲最后的和解,就告诉我们,阿杰自始至终都没变,只是我们看待他的眼光变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642991/6c634f2a65da64f9.png)
《谁先爱上他的》虽然是一部同志剧情片,但是并没有很多关于同志方面的理念,也没有喊出各种口号,这一切都需要根据故事,让我们自己去判断。关于性少数群体,有人同意有人反对,也有人保持中立,其实真正要做的还是学会彼此尊重。我有认识同性恋的人,我喜欢他们的生活态度,从未听说过他们想要去说服谁接受,自己的幸福程度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取决于他人。
这部电影还让我想到了近几年的关于台湾的平权运动。2017年,台湾司法院宣布现行《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自由及平等权利,要求行政和立法机构在两年内完成相关法律修正和制定,2018年,台湾全民公投不同意直接修改民法,而是已其它形式实现,但仍具有法律效应。
不同圈子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会尊重,积极乐观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