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三次开启为微思考分享。和以前一样的是,我依旧不知道这次的分享我能坚持多长时间,但是我必须鼓起勇气再一次开启我的分享。因为只有分享了你才会持续思考更多。
今天的这篇文章把我的思考拉回了杂器时代。其中提到的两个国家日本和中国。作者认为,日本像是是立在太平洋上的一道过滤网,他们过滤了由东往西汹涌而来的各种文明和创造,收纳整理纯粹锻炼了许多有价值的部分。扮演着亚洲文明的收获者。而中国他们更像是亚洲文明的创造者。有很多日本人,他们会反复的表示是中国的文明滋养了他们。可谁都知道今天的中国和日本有着太多的不同。
日本很多文化的获得确实与中国有关,包括审美。他不单单是简单的转移摹写,反而是更多的反思与反叛。当时的物品,不叫物,而被称之为器,一犬四口,就像是守护着模样珍贵的东西。而这些看似是为了完善实用和传承的器物。其创作的背后确实强大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作为支撑的。
千利休是日本战国时代的茶道宗师。人称茶圣。他坚持盖一个茅草房用来做茶室。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日本的东西,是最适合他们的路径。虽然中国大陆的历史悠久,辽阔富饶,频频创造出优美的器物,但是他认为日本依旧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他确立了日本的审美。这是建立在对中国审美反思甚至是反叛的之上的。当时日本在审美意萌芽的初期。面对如此强大的邻国,到底哪样才是真正的日本呢?他们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审美系统。在当时却是多么的睿智刺目。他们现在了的思想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
最珍贵的一定是人的思想,而不是物的价值,远不如对物认识重要。那最好的创造是什么呢?最好的创造奇迹是由自然决定的。最简单的,最贴近生活的就是美。人做的任何东西都有人的特征,有时代特色特征。而时代过后你要么变老,要么边就要么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自然却是永恒不变的。扫干净的地面是一时的。树叶飘落下来是永恒的。不着力加工美,自然却为我们守护者美。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带有自己的思想,带有自己的认知。而不是一味的去模仿,只有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你才会成为真正的自己。
生活中什么是美呢?不知道从何时起。开始喜欢那些更简约的东西,喜欢更贴近自然的东西。走在路边看到地上落下的花,觉得很美。把她捧在手心如获至宝。看到小草从地里探出头,就感觉到了生命的顽强。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不论走到哪里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