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金句】
1、消除痛苦不是全部,我们更要幸福。
2、由于进化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人对好事的思考能力都远不如对坏事的分析能力。
3、积极心理学更关注的是,如何将原本就不错的关系上升为更好的关系。
【本书思考】
我们要怎样认识幸福?又如何让自己拥有幸福的能力呢?面对生活中那些突然出现的不快甚至创伤又要如何应对呢?
【本书重点】
001 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不是目的,它是一种持续的战斗力。如何才能清晰了解幸福,然后拥有这个“战斗力”呢?那第一步就是,全面认识幸福。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真正的幸福有5个元素,分别是积极情绪、投入、意义、成就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002 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比方说,被爱人或者朋友夸赞时,你就会很开心,然后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这就是他们的夸赞激起了你喜悦的积极情绪。
003 投入
比方说喜欢钓鱼的人,哪怕被晒得皮肤疼,TA也觉得很幸福,这是因为投入感让他们享受其中。
004 意义
最贴切的例子莫过于军人或记者,他们很多时候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为大家服务。但即便自己受到伤害,他们也不会叫苦连天,反而觉得很幸福,这是因为意义在发挥作用。
005 成就
比如运动员获得奖牌的时候,又比如一个人辛苦谈下一个大单子后,这份成就就会让TA非常幸福。
006 积极的人际关系
作者说,如果你有个凌晨4点可以打电话过去聊天的朋友,那么你可能会活得更久。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曾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可见,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幸福必不可少的部分。
007 感恩练习法
因为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懂感恩,而是不好意思去表达。越是亲近的人,越是这样。但一次具体而正式的感恩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被爱,也会给别人带去一份幸福的体验。那要怎么做呢?
你可以闭上眼睛,去想一个曾经帮助过你,但你并没有充分表达感谢的人。然后,在白纸上写400字左右的感谢内容,要包含具体因为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还有你的现况以及这件事是如何影响到你的。总之,信件要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情况,感谢要非常具体。写完信件后,亲自而且当面读给那个人。如果读信期间,他因为害羞而阻止你,你都要坚持读完,并感受你和他的反应。最后,可以一起讨论信的内容,并彼此分享各自的感受。
008 每天记录身边的3件好事
每天睡觉之前,拿出10分钟时间来记录发生的三件好事。
就比如说丈夫下班时,给你买了爱吃的甜点。又比如好朋友生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再比如你不小心打碎了饭店的杯子,老板却没有责怪你。
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件事旁边备注为什么会这样,就像这样“因为我丈夫有时候特别体贴,所以特意给我买了爱吃的甜点”。“因为朋友怀孕时特别注意保养,所以生了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不小心打碎杯子后,赶紧给老板道歉,并提出赔偿,所以老板没有任何的责怪”。
009 积极主动式回应
我们可以先拿婚姻关系来举个例子,比方说另一半很兴奋地跟你分享:“我升职加薪了”。想想看,你会作何反应呢?
到底什么是“积极主动式回应”呢?它的回应是这样的,你来感受一下。“太棒了!我太为你骄傲了。快告诉我你当时什么感受,你老板在哪里告诉你的?他说了什么?你的反应是什么?我们必须要出去庆祝一下呀”。
010 用洛萨达比例来和人相处
作者说,要想获得紧密的关系和爱,就要将积极部分和消极部分的比例提高到5:1。简单的一个应用就是,当你想要提出批评时,说一句批评的话,同时说 5句鼓励的话。
我们来举个例子,比方说你下班回家,孩子刚好在玩游戏。很多人直接就说“你作业做完了?就在这里玩游戏”。
孩子的反应要么是不耐烦,要么是关上门不理你。
其实你可以先做5件积极的事,比如先跟他打个招呼,哪怕只是一句“宝贝,我回来了”,给他递杯水或者零食,叮嘱下注意休息,问问他想吃什么饭。有了这样的铺垫,然后再问作业时,孩子会比较积极回应,起码不会伤害亲子关系。
011 像狙击手那样去消除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与狙击手有什么关系呢?
那就要从狙击手的日常练习开始说了。你可能不知道,一名狙击手成功开枪前,要有60个小时的准备,大约用24个小时才能进入位置,然后需要36个小时才会开枪。他们的训练是相当辛苦的,首先让他连续熬夜三天,当累到极点时再去练习射击。因为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狙击手,必须能在最糟糕情况下,准确发挥自己的狙击能力。
简单来说,消极情绪就像狙击手射击前的糟糕情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克服它。
消极情绪是极具传染性的,会让人不愿意行动,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但今天,本书要告诉你的是,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去做事,哪怕很小的事或者毫无意义的事。起码要保持平时那样的作息,正常吃饭、睡觉和运动。
出色的狙击手都是经历一段难熬的心理和生理关,但一旦将消极情绪转化成意志力,你将上升为另一个层面。
012 战胜创伤,让每一次创伤都变成成长
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从心理学上讲,就是复原力。所谓复原力,就是指承受应急事件,并能从中恢复的能力。
013 接纳创伤时间后的情绪反应,尝试讲述创伤经历
这本书里也介绍了朗达的故事,她是一个外科医生。在执行救援任务时,她的飞机被击中,她的双臂和腿直接断掉,最不幸的是她被萨达姆部队俘获。在那里她受到性侵犯和暴打,不幸中的万幸,8天后她被释放。令人吃惊的是,就这样一个女人,勇敢地站起来,现在是一个负责士兵健康项目的将军。
朗达没有遮掩这段痛苦的经历,一遍遍在士兵面前分享出来。刚开始提及时,她们也会哭泣,会恐惧甚至不敢讲述。但现场的人会给予很多的鼓励。其实,这不仅是一个勇敢的发泄,也是一份社会性支持的建立,收获到别人的鼓励和支持,促进她们更好地从创伤中成长起来。
014 实时挑战悲观信念
很多时候,让一个人陷入痛苦的是他的信念。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当一个人经历了不幸的天灾或处于一个比较孤单的环境时,他会特别敏感。比如给好朋友或者伴侣打了几个电话,对方没有接,他就会猜想对方一定故意不接,而且根本不在乎自己,甚至会质问“凭什么自己要经历这些?”。
作者给出应对悲观信念的三个策略,那就是搜集证据、乐观、换个角度。
首先,搜集证据也就是用事实说话,比如你认为对方根本不喜欢你,就反问自己,这是对方亲口说的吗?如果不是,那就推翻这个信念。然后,去想象好的方面。比如对方对自己的照顾,曾经对自己做过的好事或者说过的好话。最后,带着乐观的心态,去想几个可能的场景,比如没接电话,可能是手机静音,或者是对方正在照顾孩子。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当悲观信念出现时,不要任由发展,去搜集真实的证据,带着乐观的心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信念。
015 描述创伤后积极的改变,总结自己更加坚强、更加无所畏惧的人生态度
任何遇到创伤并能积极去改变的人,都可能变得更好,比如有的人变得更加珍惜眼前的人,有的人更在乎自己的健康,有的人会更加柔和。那么就试着说出来,这也是心理学上很有效的正面强化暗示。比如朗达是这样描述的:经历这个创伤之后,我对病人更能感同身受,对亲人更在乎,对自己也更信任,我现在更加重视精神世界,也会更合理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所以说,创伤经历或者说恶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我们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积极面对,因为,它将是带着痛苦成长蜕变的契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