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教》共读第三天

《家教》共读第三天

作者: TA76喜凤儿 | 来源:发表于2023-08-20 21:05 被阅读0次

1.理论摘要 第三章

现代人更重视家庭教育,言传不如身教,最好从胎教开始,父母离开卧室就应该像个父母,孝敬孝顺要有敬意,不能像平辈朋友,既然都是人类最好做人,父母观察子女现状,一定要照单全收,每日阶段调整都应该预先商量。

母亲的子宫是子女的第一个家庭环境,父母二人是子女的第二个家庭环境,家人,亲人和家中的装潢和摆设则是则是子女的第三个家庭环境,家庭对于子女的一生影响非常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责任由此可见,父母以身作则,必须从胎教开始。

为什么婚后两代之间,特别是婆媳大多数的不愉快,其实主要原因既有年轻夫妻不懂事,不知道,只有公婆不在场的时候,两人才是夫妻,公婆在场时凡是以公婆为重,自己只要扮演紫棋的角色,证实忘记彼此是夫妻,只有这一条就足够减少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使人生的大道走起来更为顺畅,夫妻的角色当然和父母不一样,许多教养的问题根源便是父母不以父母的角色出现,却在子女面前扮演夫妻的角色,好夫妻未必是好父母,为了教养子女好,父母应该比好夫妻更为优先。

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子女,子女对父母来说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清楚的反映出父母的模样,父母打算让子女养成怎么样的习惯,最好自己率先做到。

不必急于培养子女的独立精神,而应该一步一步逐渐放手,这样比较合乎人性,我们的教养目标设定在独立中有依赖才能够与他人合作,依赖中有独立才不至迷失了自我,人毕竟是合群的动物,过分求其独立,其他人格格不入并没有好处,不使孩子过分依赖固然十分重要,不使孩子过分独立应该也是教育子女的重大指标。

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如果缺乏一个镜子,把子女父母当做平辈的朋友看待,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顺,尽管父母有些地方做的并不令子女满意,但是最起码已经尽力为人子女的,应该对父母存有敬意,不应该批评或指责父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便以理性为主的地位,在西方并未受到重视,情就是情感,儒家重上便是通过亲子的情感来提升人的道德水平,无情的人道德修养不可能良好,所以我们一方面希望父母以身作则,做好子女的榜样,一方面也期待子女能够保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心来孝敬父母。

自我感悟:

说教不如身教——的确是,自己做不到就不要求孩子,这样也是无形教会孩子言行合一  修炼我们自己的言行,小时候没学会的,现在可以修正!

进入父母要在夫妻卧室以外做儿媳和母亲的角色,刚开始自己都不懂,还觉得先生是小题大做,后来才发现出于礼貌也是要收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教》共读第三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fe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