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低段无作业该有的策略

小学低段无作业该有的策略

作者: 木木三的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11:36 被阅读0次

    摘 要:无书面化作业而以静心式倾听,声色法朗读,导示类阅读,多元化体验,快乐型创编五大路径为落脚点,从听、读、阅、感四大输入到创编输出,以一表统计,三大激励评价体系为推手,全面推动语文素养的提升,丰厚学生生命底色。

    关键词:无书面作业 优化策略  小学低段

    学低段语文无书面作业一改以往书写为主的作业形式,采用倾听、朗读、阅读、体验、创编等多种形式,调动多感官参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各项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笔者结合近几年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设计和优化无书面作业。

    一、历历在“耳”,静心式倾听作业

    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多么重要。静心是指学生处于一种无干扰、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此状态下倾听作业的功效能得到最大发挥。

    1. 判断——“耳朵找茬”式激趣倾听。

    基于学生爱玩的天性,作业中加入游戏的元素,寄听于乐,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本类作业内容主要用于课后巩固,通过学生听记判断训练,提高倾听能力。教师事先将听力内容和答案录成一段语音或制成文字图片,供学生下载。作业内容可以是词句的排异、求同、是非判断,故事内容的简单复述。

    听系列“耳朵找茬”在一二年级语文作业中累计出现约30次,学生对这种简易竞赛样式的语文作业极有兴趣。

    2. 拷贝——“口传作业”式传信倾听。

    不同于以往大多数家庭作业的布置形式,由教师写学生抄变更为教师说学生听,口传作业,带“信”回家。传信作业的听记传三个要求促使学生提高传信倾听的专注度。此类作业内容有常规作业传信,课堂选点传信,课间教育传信,放学梳理传信。

    听系列“口传作业”从一年级开始布置,每天的听记传训练促使学生倾听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一个月后,班级中三分之二的学生能较好完成口传作业。

    3. 梳理——“文段听记”式细节倾听。

    不同于前两类游戏诱“听”和家校促“听”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文段听记”侧重提高学生倾听习惯中梳理内容、捕捉细节的能力。训练细节倾听由易渐难,提问可以在文段之前到听记之后,问题由浅到深,根据学生具体能力设置。

    听系列“文段倾听”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捕捉和梳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倾听的专注度。此项作业布置安排在二年级,经过一年时间 30 次左右训练,学生的倾听的专注度和精准度比其他班级高出约15%。

    二、朗朗上“口”,声色法朗读作业

    在小学语文的低段教学中,朗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采用“仿读名家”式基础朗读,“花式提趣”式悦畅朗读,“APP 平台”式媒体朗读全面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规范朗读行为,提供朗读平台,保证朗读时间,提升朗读水平,培养朗读习惯。

    1. 模仿——“仿读名家”式基础朗读。

    基于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第一印象的深刻性,高质量的“名家”朗读资料拿来洗耳正腔最为合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好长句是一个重点。名家朗读能给予学生处理长句中轻重缓急的范例,降低朗读长句的难度。中小学语文课文示范诵读网站里有国家级播音员示范诵读作品,学生在家可以借助多媒体仿读。

    在仿读名家朗读作业的过程中,班中九成学生能够做到读准字音,七成学生能够读好停顿,半数学生能够模仿名家有感情朗读。

    2. 勤练——“花式提趣”式畅快朗读。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趣味元素,集合家庭实际情况,把单调的朗读和其他活动结合起来勤加练习进行“花式提趣”式畅快朗读。朗读方式可以是个人自由读,分角色演读,打节拍朗读,配音乐诵读等,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朗读习惯。通过一个学期的不同形式朗读,班级三分之二以上学生朗读兴趣浓厚,到家能自觉朗读录音,喜欢把朗读过程进行录像,与朋友分享。朗读轻重、快慢、停顿处理基本到位,语言提升迅速。

    3. 精准——“APP 平台”式媒体朗读。

    本类朗读作业属于自选作业。依托网络平台、手机 APP 媒体完成朗读练习。基于网络不限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学生的朗读练习打破了传统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大量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利用。网络的大数据统计功能可以及时反馈错误读音,学生朗读时得以及时修正,提高朗读效率。

    通过及时反馈,纠正学生语音错误。班级八成以上学生朗读字音面貌大幅度改善,字音错误率降低为原先的三分之一,班级整体朗读面貌大幅度提升。

    三、悦心娱“目”,导示类阅读作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学生在八岁左右就进入自由阅读状态。

    1. 奠基——“儿歌识字”式启蒙阅读。

    学生的天性活泼,好奇心强,持久专注弱。要提升专注度和持久力,提高阅读效果,我们可以选取有童趣,又能识字的儿歌来进行阅读启蒙。

    这些儿歌包括:学拼音儿歌77首,三字童谣,多音字儿歌200首……这些儿歌贴近旧知,融入生活,除了能够识字,提高阅读能力外,还可以积累很多活泼的语言。

    诵读儿歌识字作业主要在一年级上册布置。一年级结束时,班级中半数孩子识字量已过2000,绝大多数孩子识字量已超过1500,为海量阅读奠定基础。

    2. 积蓄——“畅读积累”式词句阅读。

    畅读之意为无阻碍,不停滞,痛快、尽情地阅读,它可以是默读,也可以是放声读,形式不一而足。畅读内容可以是课文选段、传统经典等。以畅读选段为例:每日30分钟阅读结束之后,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拍照发班级群里,由教师进行选择加工。

    课堂上,教师将它们出示在大屏幕上,学生先熟读第一段话,而后出示第二段话,由学生口头补白。一为分解内容,降低积累难度;二是通过挖空词句,凸显词句所在语境,增强理解。

    每周一展示,班级三分之二的学生已经养成阅读画词画句积累的习惯,单二年级上册积累四字词语100个,好句20余句,并乐于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3. 广度——“关联推动”式横向阅读。

    阅读量的积累能产生质的飞跃,结合课内阅读,寻找及抓住关联点,由点及面,横向推进,增加阅读的广度。阅读内容有班级保底阅读,板块拓展阅读,比对整合阅读。

    以班级保底阅读为例:班级保底阅读首先营造氛围,其次设计问题引导,最后合理计划整体推进。教师开设阅读课,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共读,营造班级阅读氛围。为引导学生阅读,阅读前需提出导读问题。学生在放学后延续课内的阅读。班级保底阅读进度计划的制定,以阅读速度最慢的一批学生作为参考。随着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提高,从刚开始的一个月才能读完一本书,到后来的两个星期一本。

    4. 深度——“循序渐进”式纵向阅读。

    “循序渐进”式纵向阅读,以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出题互问、读书交流分享三部分推进。教师设计问题一般用于阅读前导,当学生完成阅读后,可以设置辩论型的问题。全班共读完成之后,可以采用周末读书沙龙的形式进行交流分享。

    通过纵向阅读的活动开展,学生阅读兴趣更为广泛,提出的问题更多,更深入书本,提问的角度从人物事件延伸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情节细节上。二年级阅读课外书的量比一年级提高了三倍之多。

    四、真情实“感”,情境化体验作业

    灵活多变的多元体验作业是对常规教学的一个有力补充。让学生走进不同情境,通过开眼、张口、悟心,调动身体感官去享受生活的乐趣,让语文学习走进生活。

    1. 开眼——“眼见为实”式识字体验。

    生活识字让学生擦亮眼睛,留心生活,在愉快的体验中认字。结合学生生活特点,以户外名称识字、超市商品识字、电子媒体识字等识字效率最高。

    例如:有些坐公交车的学生可以利用每天上学放学的机会看着公交站牌进行户外名称识字。生活识字作为儿歌识字的补充途径,通过一年级图文结合等方式展现,提高学生人均识字量约200~500字,其新颖有趣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浓厚兴趣。通过生活识字,学生的识字兴趣得以增强,识字量显著提升,还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学习能力。

    2. 张口——“能说会道”式口语体验。

    口语交际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多开口锻炼的机会。本类作业应对了教学中听与说的不同步、理解困难,表达不准等问题,从而合理利用课外时间,结合教材强化训练。活动方式有快乐故事会、小小主持人、神奇课本剧等。

    结合课文编排和学生实际能力,在原有低段课文安排的16次口语体验之外,再增 16 次口语体验,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的机会,并具有了很强的表达意愿,口语表达能力基本上达到清楚表述事件的标准。

    3. 悟心——“百感交集”式感悟体验。

    语文的学习不止于课堂,或是家庭。整合学科,亲近自然,走进历史等诸多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操作,真切感受。众多感受交集汇聚,能帮助学生走出困顿,感悟生活,心念通达。此项作业主要为拓展延伸型作业,是对家庭作业的一个有力补充。作业内容有学科整合作业、自然解惑作业、活态传承作业。

    以自然解惑作业为例: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秋天》有这样一句话:“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理解“一片片”和“一片一片”的差异时,学生很容易混淆。“一片片”是同一时间许多树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落下来。“一片一片”是树叶一片跟着一片,时断时续地飘落下来。即便我们认为讲得再清楚,也还是有一些学生理解不了。当时正值秋叶飘落之际,我们就布置了一份“自然解惑”作业。让学生在小区或者公园里,观看秋风过后树叶飘下的情景。

    像这类“自然解惑”作业,既在情境体验中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又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远比乏味的讲解来的生动得多,印象也深刻得多。生活感悟类作业多学科融合,多文化交流,多感官刺激 ,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全体学生通过此类作业体验自然,亲近民俗,走进历史……

    五、自圆其“说”,研拓型创编作业

    创编作业不同于前面的四项输入型作业,它集观察、想象、思考于一体,并组织语言,通过口头来表达的一份输出型作业。这是对前几项作业能力习得的一种检测、汇总和提高。

    1. 组装——“拼搭积木”式词句创编。

    词句创编是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以拼搭积木的方式进行创编。组装词句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位置。增加新的词语“道具”,放置不同的情境“背景”,使词句创编生动有趣,富有创意。每一个词语都是一个小精灵,如果学生能尽情地展开想象,就可以把几个不相干的词语变成一段话或一个有趣的故事。教师可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进行词语搭积木的游戏。

    2. 想象——“浮想联翩”式图画创编。

    图画创编就是看图说话,一般分为单图和多图。图上有人物、事件、状物、风景等,无论是什么内容,我们都要善观察,能想象,会表达。创编关键在于想象,要角度新颖,构思巧妙。以多图创编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它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画面内容,明白几幅画之间的关系。学生先把画面里的内容讲清楚之后,再拓宽画面可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想象,将故事串联起来。

    图画创编是学生最喜欢的作业之一,学生利用教师给予的图画进行口头创编故事,然后再进行个性化的画图创编。两年下来,图画创编故事20余次,创编故事交流会 10 次,这样碰撞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更大的创编热情。

    3. 发散——“补石过河”式童诗创编。

    童诗创编注重韵味和趣味。我们要根据童诗的样板,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形和味,引导学生编出童诗的“样儿”和“味儿”。“样儿”是句式工整,“味儿”即音韵和谐,意蕴巧妙。学生照着样子填词,在口头推敲之间发现具有童趣的话语。教师给学生一个合适抒发的方法,让学生口述小诗,由爸妈记录。学生和爸妈一同分享这份想象的美妙,编诗的快乐。在编诗的过程中,反复把玩文字与字词,推敲一法不学而会。

    童诗创编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用词的精准性。本班通过问卷不记名调查,班中九成学生对此项作业极有兴趣。

    无书面作业已成为学生晚餐前的一道“甜点”。它承载着教师和家长对于教学内容巩固、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等众多期盼。它同时也是学生链接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的一条纽带。深入研究作业内涵、创新作业形式、优化评价策略,给“甜点”以真材实料,增香添色,提升作业对学生的诱惑力和时效性,使其成为一道“营养丰富的高能甜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低段无作业该有的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he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