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不会插图片,只能大概输一下了)
(1)组织分化程度: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恶性肿瘤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2)核分裂像:良性肿瘤核分裂像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恶性肿瘤核分裂像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3)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缓慢。恶性肿瘤较快。
直接蔓延:肿瘤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及神经束衣生长进而侵及邻近组织器官,称肿瘤的直接蔓延。
复发:肿瘤经治疗后消失,过一段时间后在同一部位又发生同样组织形态的肿瘤,称肿瘤的复发
转移: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沿淋巴管血管体腔到达与原发瘤不相连续的部位,并继续生长,形成五字发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该过程称为转移。(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癌以淋巴道转移为主,肉瘤以血道转移为主)
肿瘤浸润及转移的机制
1.癌基因:可诱发或促进癌细胞的转移潜能(RAS基因)
2.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低表达
3.肿瘤细胞间黏附因子的损失
4.循环肿瘤细胞与脉管内皮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细胞的黏附力增加
5.血管生成相关
6.纤溶酶及其调节因子:纤溶酶——促进转移
7.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组织抑制剂
肿瘤的命名
一、肿瘤命名的一般原则
(一)良性肿瘤命名:一般原则是在组织或细胞类型的名称后面加一个“瘤”字(-oma)
(二)恶性肿瘤命名
1.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carcinoma)
2.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流称为肉瘤(sarcoma)
3.同时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肉瘤(carcinosarcoma)
二、肿瘤命名的特殊情况
1.有些肿瘤的形态类似发育过程中的某种幼稚明胞或组织,称为“母细胞瘤”(-blastoma)良性者如骨母细胞瘤(osteoblastoma);恶性者如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和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等
2.白血病、精原细胞瘤等,虽称为“病”或“瘤”,实际上都是恶性肿瘤
3.有些恶性肿瘤直接称为“恶性……瘤”
4.有的肿瘤以起初描述或研究该肿瘤的学者的名字命名
5.有些肿瘤以肿瘤细胞的形态命名,如透明细胞肉瘤
6.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脂肪瘤病(lipomatosis)、血管瘤病(angiomatosis)等名称中的“ •…瘤病”主要指肿瘤多发的状态
7.畸胎瘤(teratoma)是性腺或胚胎剩件中的全能细胞发生的肿瘤,多发生于性腺,一般含有两个以上胚层的多种成分,结构混乱,分为良性畸胎瘤和不成熟畸胎瘤两类
原位癌:指站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异型细胞果上皮的全层,但尚未突破基膜、未发生间质浸润生长者
交界性肿瘤:指在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上介乎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这些肿瘤更倾向于发展为恶性。举例:涎腺的多形性腺瘤,鼻腔、副鼻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
瘤样病变:非肿瘤性细胞增生所形成的瘤样肿块称为瘤样病变,往往与炎性刺激相关,为自限性生长,但切除不彻底亦可复发,少数可发展为恶性
错构瘤:指由构成某一器官的组织或细胞局灶性增生并紊乱组合构成的良性肿瘤
迷离瘤:为组织异位形成的肿块
癌前病变的定义,及常见病变
某些病变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是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但是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潜在的可能性,患者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这些疾病/病变称为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但其不一定会发展为恶性肿瘤。
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患者具有一些染色体和基因异常,使得他们患某些肿瘤的机会增加
获得性癌前疾病/病变则可能与某些生活习惯、感染或一些慢性炎性疾病有关
常见:大肠腺瘤、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ADH)、慢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黏膜白斑等
为什么要做快速病理切片/冷冻切片/术中会诊?(快速切片病理诊断的指征有哪些?)
一版答案:
1.用于术前未能诊断,术中需要了解病变性质以确定治疗方案时
2.术中需明确病变侵犯范围,决定手术切缘时
3.了解肿瘤外的某些病灶是否属于肿瘤的转移
4.证明有无创伤正常组织或证实活检已取到肿瘤组织等
二版答案:
1.确定病变是否是肿瘤,如属于肿瘤,应判断其良恶性
2.了解播散情况,特别是邻近器官组织或淋巴结有无浸润转移
3.在行肿瘤手术时,为判断手术切缘是否残留肿瘤细胞,确认没有才能结束手术
(两版答案意思差不多,选一版看就成)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有一定局限性,采取此项检查时应考虑什么?
1.与检验样本的采集、处理密切相关
2.诊断必须建立在了解临床情况的基础上,错误的临床信息可导致误诊
3.标本失去组识结构,基于组织学的诊断是不可能的
4.癌的诊断比其分类单纯
5.阳性有意义,阴性不排除
信号转导(single transduction)定义及组成
信号转导: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所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的转录表达开始的过程
信号转导:细胞对来自外界的刺激或信号发生反应,通过细胞内多种分子相互作用引起一系列有序反应,将细胞外信息传递到细胞内,并据此调节细胞代谢、增殖、分化、功能活动和细胞凋亡的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通常由信息分子、受体、转导体及效应体四个环节组成。信息分子的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质膜上、胞质或核内,与之相结合的相应信息分子统称为配体。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可诱导受体的构象发生变化,激活转运体,进而启动细胞内的信息转导途径(如效应体的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功能的改变
细胞外因子:刺激细胞增殖的因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其他重要的细胞外因子(抗原、肿瘤坏死因子、黏附分子)
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胰岛素受体、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神经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因子受体(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白介素受体、诱发细胞凋亡受体);黏附因子受体
衔接蛋白
G蛋白:经典G蛋白、小分子量G蛋白
第二信使
胞内激酶
核受体
肿瘤细胞的出现和哪些通路信号转导受阻有关
1.增殖失控
2.凋亡受阻
3.侵袭与转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