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是冤屈的微缩版。反之,冤屈也是误会的升级版。
怎样定义误会与冤屈的界限?
首先,要看程度。
如果涉及到官司命案,就是冤屈,比如窦娥;如果仅限于人际交往失败,那就是误会,比如友尽。
人与人交往,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总会有误会来敲门。
误会来了怎么办?
首先就是解释误会,只要对方与你没有不共戴天之仇,相信误会可以渐渐消除。
如果对方不容解释,拉黑了你,继续误会你怎么办?
这个滋味可真的不好受,在没有误会的前提下拉黑了你,再不快,至少心理上还是轻松的;如果加上误会再拉黑你,那一肚子委屈,憋不死你也可能把你憋抑郁了。假如对方是个你看重的朋友,你是否会很抓狂?
当你看到对方继续误会你的言论,却无法继续解释,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像一条被套牢的饿狗?急死也够不着嘴边那块肉?并因此受到极大的刺激,感到莫名的委屈?
不知道你会不会,反正我会!
我会因此想办法宣泄,比如茶饭不思、生无可恋、怀疑人生……比如发布一些发泄性的言论以缓解抑郁情绪。
——抑郁在我这里是敌人,不会变成一种病,它以一过式的形式出现,想控制我,让我干蠢事,就像“鬼上身”,即情绪过客。这时我反而会突然变得很冷静,并成功地“悬崖勒马”,消灭掉它。注意是“消灭掉”!而不是赶跑。下一次另一个抑郁情绪来了,它依然只是过客,还会被我再次消灭掉!只要胆敢登我门,见一次消灭一次。对付抑郁就是这么简单!
只要把自己当成侠客,把这种情绪当成“土匪”,它便不是我的对手!哈哈哈……
尽管这么厉害,却依然会茶饭不思,这不是败给了情绪,只是想利用这种情绪给自己减减肥,这种减肥方法还是挺有效的,想不想试试?
尽管这么厉害,我依然会生无可恋,但不是不好好活着,而是坦然面对未来的死亡,毕竟死亡是人类的最终归宿。人活着就是赚着,我还没赚够呢!
尽管这么厉害,我依然会怀疑人生,但不会自暴自弃,这不正好给了我一个深度思考的机会么?“深度思考”,这四个字儿似乎很酷!很炫!很帅!
宣泄,当然也是一种方法。但是怎么渲泄?向谁宣泄?用什么方式渲泄?
归纳了一下,大概如下:
(一)倾诉
这个很难掌握,必须注意守住底线。
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对方的感受。如果被委屈冲昏了头脑,为了澄清自己而不顾对方的感受。还不如不倾诉。
毕竟曾经是朋友,就算友尽,也必须把对方的感受放在首位,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
守不好这个底线,不如跟谁也不说。
我之所以迟迟没找人诉说,不找人帮忙调解或帮助解开心结,就是不忍心把受委屈的因果抛给与事无干的人。
那怕把自己憋死。
(二)发言
可不能憋屈死了,不能找人倾诉,就通过发布文字,再删掉文字来发泄出自己的憋屈。
其实,发布一些怨言是很正常的,没什么应该不应该,发就发了呗,也用不着反思,反思什么?既不影响交通规则,也不影响公共秩序,不过是两个个体之间互相添了点小堵罢了。碍着谁了?
真的,不算什么!
再说了,隔空宣泄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只要不反目成仇,只要不拉别人下水,这种方式也是蛮好的。
很特别。很有创意!
然而,这是一种最好的方法吗?我总觉得这种渲泄有失妥当。
那里不妥?我经过数日茶饭不思、深度思考,终于想到这种渲泄法的弊端。
即它会产生蝴蝶效应,连锁反应。
通过自己情绪激动炒菜炒糊以及写字忘字等现象,我感觉对方也会有类似行为,这就不是两个人的事儿了,还有对方的社会群体的事儿。
对方的社会群体可能是对方的职业受众。
如果对方是歌唱家,会因此情绪波动,会唱歌跑调,导致被唱片公司解约,被听众大骂……
如果对方是画家,会抖墨,会破坏一幅价值上亿的画作。
如果对方是个老师,会上课写断粉笔,会备课写断钢笔,会留作业写断白板笔,会群里催作业打错字儿……
这样可不好。
看来,得寻访一下世外高人了。
(三)百度

百度是山西才子李彦宏旗下的工具。百度是无所不知的百晓生的化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世外高人。
向百晓生倾诉,或“问道”百晓生,比向别人倾诉或隔空发怨有收获多了。
我问百度:“被人冤屈怎么办?”
百度:“收集证据,向有关部门告发,证明你的清白。”
我吓了一大跳:这是什么回答?对方是我在乎的朋友啊,即使现在被拉黑了,也不能这样对待人家啊!这样也太绝情了吧?也太不可理喻了吧?我还不如继续让她误会呢。
不行,一定是这个问法被百度误会了。得换个口吻问。
我忙改口:“如果被朋友误会怎么办?”
百度给了我一篇长文:
1.安静面对误会: 当一个人误会你的时候,他当时的情绪肯定是有点激烈的,对方也许会毫不顾忌你的感受,对你大加指责,甚至是谩骂,有些是直接连看也懒得看你了,说明他的愤怒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这个时候你若是去解释,只能换回对方的讥讽,你只是在越描越黑,所以当误会发生的那一刻先保持安静,等对方发泄完。
2.待对方恢复情绪: 情绪不好的时候说什么都是狡辩,一个人的愤怒期总会过去的,等到情绪冷静下来了,就会把事情看开,误会你的人也是一样的,他在情绪平稳后也会这样想的,所以你就是要给他时间冷静下来。
3.解释原因: 待对方冷静了,你就可以向对方解释了,不用去管对方怎么想,你只要把事情解释清楚了就好了,让对方自己去想明白吧。
4.独处一会: 我们也是有情绪的,不是我们有受虐倾向,而是我们不想加深误会,所以选择先迁就,再解释,解释清楚了,我们再独处一会,再给对方思考的时间。
5.重新沟通: 不要不理解对方,除非你觉得误会你的那个人太可恶了,你根本不想再联络他了。若是误会你的人是朋友、是亲人,不理可就不对了,对方跟你沟通你要接受,要让对方知道你的心地,误会一旦解开了就不要计较了,要原谅对方。”
这个回答好贴心!我立马复制过来了。看来百度也觉得自己刚才失言了,冒犯了我的底线,马上发这么长的回答以表示补救……
我又问:“佛家怎么看待被误会这种事?”
百度:
第一个:自己的心量要放大,心量大需要平时锻练,想遇到事心量再放大时往往会控制不了,可能会放不下,平时做事心量一定要大,不要计较那么多。
第二个:人要有正确的追求目标,目标明确了,做事有计划了,格局就高了,就不会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把自己束缚住了。
第三个也最关键的,你换个角度想一想,人和人之间都是因缘,若放不下这个烦恼的话,心里觉得非常难过,这一世他误解了我,给我造成很大的苦恼。可能前世我误解过他,给他也造成过伤害,所以这一世他找我,报偿了这个债就还清了。这么一想的话,心里面就平静了,烦恼就都没有了。从佛学看待这个事情,看得很透彻……
我的天!第三段的话,不是有点儿像我曾经对朋友说过的话么?那时的我,装逼曾经装的那么完美!现在的我,为什么又变成这般糗样?这些日子,我到底干了些什么?看完这段话时,我忽然有一种出寺临渊的感觉,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百度!你是佛祖派来点化我的么?
我突然想起六祖慧能,少时曾以身体烂肉饲蛆的事迹。与之相比,甚是惭愧!
我又问:“耶稣教”怎么看待被误会?
百度给了我一张图片。

“关一扇门,开一扇窗”这个话很熟,都快被人用烂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再说了,耶稣不就是因为误会升级才被处死的吗?他当时并没有为自己申辩一句,现在他的灵魂却依然活着。
我又问,百度却不怎么想理我了,他开始一句一句地回答我。可能他太累了。有气无力地答道:

我又问,他又给了一句,等于没说。然后疲倦而去……

问的太多了,百度发出个电量不够的提示音走了。
本来还想问问道家怎么看,儒家怎么看,兵家怎么看,伊斯兰怎么看……还有,元芳怎么看。
看来,是没法问了。百晓生这个糟老头子,早已累瘫了!
这时想起小时候,我问这问那时,大人们说的一句口头禅:“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听完这句话,我总是会跑到砂锅旁寻找那个“纹”。
现在,砂锅早已埋进历史尘埃,再也见不到了。
砂锅有了“纹”,就漏了;朋友间有了“纹”,还可以修复吗?
等百晓生醒了,我还想继续去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