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测试同事执行测试的时候,发现仍有不好理解的点,不知道怎么测。抛出这个问题后,大家一起探讨,也找上开发人员沟通,终于理清思路,整理出好几个关系到主业务流程的关键用例。
对于某个软件特性,如果觉得含糊,觉得无法预知它的结果(有什么作用、在哪里使用),无法通过一个明确的方法进行验证,那就意味着这个测试需求分析是没有覆盖到位,这项测试存在极大风险。而缺陷往往隐藏在需求含糊的地方。
怎样梳理含糊的测试需求?
1. 组队: 找需求人员、开发人员沟通功能属性、业务逻辑,找经验较丰富的测试同事协助分析。
2. 搞事情:把不明确的需求先放大,再拆分细化,然后进行组合串联。
一般需要获取到的场景信息:用户在处理实际业务时都要作些什么,多个业务之间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用户在处理业务时对于哪些地方有特别的要求,等等。
总结
正如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尽早地介入测试;缺陷越早发现,则修复这个缺陷的成本越小。
同理,往前追溯,测试需求分析越细致,则测试覆盖率越高,则缺陷发现的概率越大,则缺陷越能在早期被发现,从而修复缺陷的成本越小。
延伸,分析遇到阻塞,越早抛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付出的代价越少。
这道理都好懂,但实际操作起来的时候,往往会因为侥幸心理选择暂时忽略之,导致阻塞被延迟,进而影响到其他模块功能的关联性用例设计,这影响是连环的。
因而,越含糊的需求,越早理清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