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白内障手术住院,本该回家去,可由于她的晚上乱动,再近视眼晶体没放好影响了手术结果,又重做了一次,所以沿迟了。几个姐姐去看了妈妈,当我在家族群见到她们,我内心就激动起来。好久不见她们了,交集很少,大家都在各忙各的,连微信都没加,印象只有童年时的她们,不由想起她们的童年生活。
前一阵我看到《都挺好》节目中的苏明月,有一个不爱她的妈,不管事的爸,后来的爸给她添了多少麻烦。明月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了。和家断决关系十年,自己上学,自己供自己,饿过冻过,受人白眼过,看别人得到家庭温暖,内心再煎熬,泪水往肚子里流。苏明月自己独立起来,不但完成了学业,还成为企业精英,有自己的事业。看这部电视剧时,我就想到我的姐姐们,她们小时候的事在我的脑子中打转,原生态家中,遇到这样的父母,你又能耐奈多少,只能促使你成长。
又一株在夹缝中成长的野花,《安家》中的房似锦,让我感叹不已。她妈从小不爱她,她一个女孩认为她是多余的,要扔到井里,是爷爷救了她,所以把她叫四井。后来挨打挨饿,不供上学,看着她狼吞虎咽吃饭的样子,大家都不会相信。打她一跑十里地,谁能相信有这样的事。房似锦成长起来了,她到上海打拼,再到北京,后来再到上海,补贴她无底洞的家庭,弟弟买房她妈给她要一百万,爸爸开车车祸撞死人自己还受伤住院,爷爷住院没人管,一堆堆烂事,烂到家了。她稚嫩的肩膀挑起了这一切。还要忍受她妈无理的闹,她成了她们家的摇钱树。她说过啥都可以断,但血缘关系怎么断。更可怕背着一个啃老的弟弟,不是啃爹妈,而是啃姐。无赖的妈就这样没完没了的要,你挣的钱不给家花给谁花。又一部原生态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售房店长,一个优秀的销售人才。
环境造就人,我的姐姐们就在一个没有母爱的家庭中长大,二妈要了五个女儿,一个男儿。每生一个,不大就扔给了婆婆走了,我二伯在那工作,她就跟到那,婆婆有她家的事。记着姐姐们先给婆婆要馍吃,要饭吃,婆婆也害怕娘娘。不给吃了,穿的衣服本来给做,后来也没能力给做了。大冬天没有棉衣穿,只穿烂绒衣过冬。
姐姐们就开始自己管自己,要么大的管小的。我大姐我印象中她在生产队劳动,后来到服务大楼上班,而我知道她啥到能干,后来嫁人了,二妈给她公公家要钱,还打过架。
印象最深的是另外的几个姐姐,要上学回家做饭,星期天有一天,要把馍蒸好,锅贴烙好,把第二天的水烧开。馍要够一星期吃,从五六里地上学回家,一口开水没时间烧,吃些冷馍,喝些陈水,又要去学校。
假期到了,她们忙着为自己做鞋,先把烂衣服洗干净,拆成片,用浆糊一片一片对在一起,糊成各背,再用鞋样在各背上剪下,一双鞋底多层粘在一起,外边再贴一层白布。鞋面一各背,里面粘一层,外边粘一层结实的平绒。等这些干了,再去用针线做,底子要一针一线纳,就是纳鞋底,绑子要用布包一圈,叫软口子。最后把绑子和底子用线连在一起,叫上鞋。一双鞋做下来要几天时间,姐姐们要每人做几双,还有冬天穿的棉鞋。为了能做快,她们通宵不睡觉。
假期要做好越冬的棉衣,先要拆洗旧棉衣,晾棉絮,自己再缝。如果要添新衣,对着旧的再裁剪,把棉花放进,最后缝在一起。不只忙这些,当时土地已包产到户,还有十几亩地,假期要翻地、耙磨、搂麦、除草。一料庄稼她们要把一粒一粒收到颗粒归仓。自己再用麦子、玉米磨成粉,做成饭吃。直到二伯给她们转了户口,住进城里。她们才不种地了。
就是二妈回家也不做饭,孩子们做好叫她吃。我九婆给她们家编了个顺口溜,娥猜面去,润擀面去,宁切菜去,情剥葱去,望打炭去,她妈回来吃饭去。
我的姐姐们出嫁都是没有嫁妆,要的彩礼一分都不给,还用跟她们算帐,你们从小花了她多少,我二伯是水利工程师,挣的钱全由她支配。我二姐出嫁,找了一个陕北小伙子,小伙子没有家,就租了别人家废弃的窑洞,两个碗两双筷子,两人就开始生活。三姐结婚时,不但没有给东西,还在耀县衙门前打了架,我虽不知原因,但我能猜出一点。
二妈一辈子不做饭,不在家呆,走那谝那谝那儿,打麻将叫不回家。姐姐们在成长中学会了生存,在生存中学到了本领。这样就应验了那句话,妈懒了,孩子就勤快。她们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度过了不一样的童年。原生态家庭独立干出来的孩子,在以后的风浪中,比其他孩子更有韧性,更坚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