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之为师,传道、受业、解惑。
传统的应试教育给予填鸭式教学培训出来的学子,以分数为导向,普遍技能熟练度较高,但创造力不足,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大。
素质教育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团队协同意识的训练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完全以分数为导向,还参考平时的各种能力评估来做综合判断。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培养并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单纯的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不适合现阶段的中国,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设置一个过渡期,逐渐过渡到完全的素质教育。涉及到普罗大众的普遍性问题,建议提前调研、小规模试验来验证,没问题后才全面推广。
目前的教育,正在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逐渐转变,正在给学生减负,正在保护学生的睡眠时间,减少课外作业。不过部分机构过于任性,相关的作业的劳苦都转嫁到家长身上,老师的责任心开始弱化。师之为师,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逐渐丧失,逐渐势利化,逐渐商业化。标准化的输入,未必能带来标准化的产出。学识的理解因人而异,没有相应的因材施教,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不可避免。
家庭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教育,很多人开始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孩子不一定有一个欢乐的童年,课外负担不一定减轻。相对的,上过辅导班的孩子,有相对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事物,眼界可能更加开阔。
该玩耍的时候快快乐乐地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该学习的时候就能很快进下心来学习,这样的孩子的自律性较好,可以自动自发主动学习,属于大多数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相对来讲,这些课外的辅导班对这类人来说就可有可无,他们自己会在适当的帮助下主动扩展、丰富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03022020195218UTC+8: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