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小学 林汉铭
在信息技术2.0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停地努力将自己的课堂从“教师中心”慢慢转变成“以生为本”,最终迈向“学生中心”。以往在一节课结束后,我们常常通过一节课堂效果,来初步评估本节课是否做到“以生为本”,但这样做往往不太客观。接下来,我将从自己的一节课堂数据出发,进行一次数据整理及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1》时间轴《用字母表示数1》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通过百宝盒的课堂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整节课详细的教学行为流程:倒计时→上传作品→作品投票→显示柱状图→选项挑人→上传作品→倒计时→倒计时→截图投票→显示柱状图→选项挑人→选项挑人→倒计时→截图投票→显示柱状图→选项查看→二次作答→显示柱状图→选项挑人→选项挑人→截图投票→显示柱状图。(如上图)
我将课堂的行为分为四类:教师行为、师生问答、生生互动、全员参与。教师行为包括教师讲授和操作机器两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体参与度最弱。师生回答主要是教师和部分学生之间的互动,属于点对点的交流,学生全体参与度比较弱。生生互动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虽然依然是点对点,但是主体已经开始了变化,学生全体的参与度比较高。全员参与包括了全员写、全员说(小组讨论)、全员投票,此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参与度是最高的。这里特别说明,本文中的生生互动更多的是点对点的生生互动,小组讨论属于人人参与,所以归类到全员参与模块。
为什么要分成这四类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呢?我是这么思考的,要想验证是否“以生为本”,就需要有数据支撑,什么样的数据可以说明课堂以生为本?至少学生都要尽可能更多地参与学习,主动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去碰撞和研究。于是,就想到了按照参与度进行分类的划分,从教师行为到师生互动,从师生互动到生生互动,从生生互动到全员参与,学生的主体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参与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利用各部分的占比,来推测课堂类型,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和一定的价值。当统计出来的教师行为占比很大时,我们就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反观自己的课堂哪里做得不好,是不是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生本课堂,只是披着“以生为本”的外衣,而内在仍然是“教师中心”的课堂。
当然这些类别可能还可以更细,师生问答部分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生生互动是一对一互相追问,还是多对多的互相碰撞。可能每一种学生的参与感还是有略微不同的。
接下来,我将课堂内对应的行为进行分类统计,就能够将课堂主体性通过计算间接表示出来。
《用字母表示数1》时间轴对应教学行为标记通过将教学行为节点之间的部分进行分类标识,就能更清楚地还原整体课堂原貌。例如10:08到10:16之间,两次选项挑人之后,都引发了生生互动,在第二次生生互动之后,有将近2分钟时间,我进行了教师行为(对后面一个情境的创设,操作数字魔盒,让学生观察数字从魔盒左边进入,从右边出来,前后数字的变化)。之所以进行这样颜色标识,一方面可以通过颜色的不同,快速查看每个部分的教学行为类别,方便反思自己行为是否恰当,特别是读取数据时,一旦出现红色或蓝色,就说明这部分比较“教师中心”,则就要思考,这部分的行为是不是非要这么做,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第一部分,接近6分钟的师生问答,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通过抽扑克牌表示数的过程,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三大作用。其实,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比如让孩子课前去收集有关字母表示数这部分的资料,在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碰撞,这样就能使得参与面更广。另一方面为后面的分类统计提供方便。通过将相同的颜色标识时间进行叠加整合,我得到了下面这份教学行为统计表。
行为统计表本节课教学行为统计出来的结果为:教师行为5分钟占比12.5%;师生回答8分钟占比20%;生生互动15分钟占比37.5%;全员参与12分钟占比30%。从整体上看,教师行为占比最少,全员参与和生生互动时间较多。从关联角度看,将与教师有关和与学生有关的数据分别进行叠加,及教师行为和师生问答总占比32.5%,生生互动和全员参与总占比67.5%,后者比前者的2倍还多一点。不管从整体上看,还是从关联度上看,课堂都符合“以生为本”。但我还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师生问答占比还是较多有20%,这部分还是可以考虑如何将它通过设计转化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虽然热闹,但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
通过剖析案例,除了可以通过数据帮助我们看清教学行为是否符合“以生为本”以外,还能提升我们数据分析能力。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努力回避不足之处。最后,我还是想起了王博士常常说的一句话:
教学总是要回归到人,
数据、科技其实会帮助你更接近“人”;
当你只用表象时,
你会离人越来越远。
~ 《王者之声》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