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会看到网上一些关于家校矛盾的新闻事件。家校矛盾主要是师生之间引起的。一旦发生两败俱伤。
我常对班里的学生家长说,咱的孩子在老师手底下,老师是人也会有情绪,如果老师的情绪偶尔崩溃,请家长多担待。但请您绝对放心,老师即使再有情绪,也一定是想把您的孩子教好的,只要我们抱着这样的出发点去相处。相信你会越来越理解老师。
在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讲解中,我班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历来被人称道。
这就是彼此看见对方的好,为教育的同一目的出发所获的收益。
然而总有个别家长不能看孩子半点委屈,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老师情绪过于激动化,造成了家校矛盾,对彼此造成了不必要的内心伤害。
为此我时常劝勉家长作为家长无论“看到”孩子受多大的委屈,请你一定要平心静气,过后再处理,或者是请求外人的帮助。因为连乾隆皇帝为了孩子的成长都能够受得了“委屈”。清朝乾隆时期,大臣王杰曾担任过上书房总师傅,教皇子们读书。据传王杰执教相当严厉,皇子不用功,他也敢骂敢罚。有一次,因为皇子们对圣贤不恭,王杰便惩罚皇子们跪下。不巧,却被前来巡视的乾隆皇帝碰见了。乾隆看到后又生气又心疼,当即让皇子们起身,并愤怒地对王杰说:“教者天子,不教者亦天子,君君臣臣乎?”其意思是:你教不教我们,我们都是皇子龙脉。你这样罚我们,是臣对君应该有的态度吗?王杰当场不卑不亢地回:“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其意思是:虚心受教的将来能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不受教就会成为桀纣那样的昏君,师道不就正该如此吗?乾隆皇帝听完王杰的解释后,立马让皇子们重新跪下了,他不仅没有惩罚王杰,反而对他更加敬重。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写过一篇刷屏文章,《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他说:“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