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的历程 读后感

美的历程 读后感

作者: 8fe9fe32544e | 来源:发表于2017-07-14 19:24 被阅读36次

      哇塞,生活可以美丽成那个样子。这是我的第一反映,然后,然后我发觉其实此刻我的感受也是很愉快的,愉快的感受是因为我非常认真的在读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读到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大件跟我说山水画以大平尺为上,润笔费要按尺幅计算。我也感觉到生活有着变得更美好的可能性。

          汉文化的独特应追溯到先秦孔学。孔子用理性主意精神重释古代原始文化,提出“实践理性”,将本没有道理的礼仪制度归结和建立在普遍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上,将原始在外的强制规范,转变成主动的内在要求,将礼乐服务于神,变成服务和服从于人。将人的情感、观念、仪式从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转移,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所以中国美学的着眼点不是对象和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而作为儒家对立补充的道家,强调了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和无为的审美关系。

          中国的建筑审美也是同样符合“实践理性”的精神。中国的建筑不同于外邦。作用上,以宫殿为主,是为人服务的,是入世的。不是向上指向神秘空间的上苍观,是平面铺开,引导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神秘让人畏惧的空间,是平易日常,不是冰冷的石头,是温和的木头。中国的建筑和山水画一样,用平铺的方式,将空间意识转换成时间进程。中国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营造平面的纵深空间,让人可以慢慢的游历在不同的楼台中,感受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从瞬间直观的空间感受,转变成长久线性的时间历程。山水画也是如此,大开幅的山水更容易满足“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画审美需求。也是为什么山水画不讲求三维透视,巧妙的在二维的空间上铺排出时间的线性延绵感。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中国审美上排斥了对感受对象的认识模拟功能和接近宗教的情绪的净化作用,带来的是情理结合的平衡,社会性和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不是理知性的认识愉快或神秘性的情感狂迷或心灵净化。

相关文章

  • 2018-09-29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按照年代由远及近的顺序,记录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形形色色的美——图腾飞舞、...

  •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这本书读起来真可谓是美的历程啊,跟随着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游历了一番,身心说不出的轻松自在。能把...

  • 《美的历程》读后感

    对于美,我总觉得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不同人对于美有不同的认知,如同时尚一般,隔3年就会有不一样的美的理念,不一样的...

  • 《美的历程》读后感

    该书共分十个章节,完整概述并描绘详解了中国古代至近代的美学历程,以时间为轴,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程中的美学发展...

  •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的历程》读后感时间:2017.4.11~2017.4.15,共计5小时3分钟第一次阅读 翻开这本书之前,以为这...

  • 美的历程 读后感

    哇塞,生活可以美丽成那个样子。这是我的第一反映,然后,然后我发觉其实此刻我的感受也是很愉快的,愉快的感受是...

  •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与艺术 苏格拉底问什么是美。而希庇阿斯却只能回答一位小姐、一匹木马、一只汤罐。美是我们心中独特的体验,说不出,只...

  • 美的历程读后感

    美,对于这个字,谁又能说得清呢?恐怕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解释吧!每种生命对于美的诠释都有所不同,因而也演绎着不同的...

  • 《美的历程》读后感

    如书的一开始说到的,我们有可能并未 去过很多地方,也并无法知道历史的真实面目,对史实有并不是那么的熟识,但经...

  • 《美的历程》读后感

    何为美?从古代象征崇拜的图腾之美,历经各朝代内涵演变,幻化为独属于世人内心的安宁。 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不少,聚焦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的历程 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pohxtx.html